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时捷为何一改收购为联姻

(2009-06-26 06:49:33)
标签:

文化

在德国人看来,这是商场游戏,玩得起就玩,玩不起就不完;亦是女人身上的衣服,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不买。就像大众当初收购劳斯莱斯那样,得手时并没有轻狂,失去时也没有沮丧。同样,在欧盟批准下,保时捷以大众第一大股东身份(51%)开始向控股方挺进时(75% ),现在则情形急转,传来保时捷放弃收购,欲与大众联姻,似乎在临战求和,继而上演了萧墙之内的家务事。这与菲亚特将收购克莱斯勒,通用欧宝不一样,会联想到全球汽车业洗牌,重排江湖名次那样严酷,这与保时捷与大众好坏都是一家人是有很大的区别。

保时捷为何一改收购为联姻

 

撰文/颜光明

 

上演了三年之久的保时捷要收购大众的事被闹得整个欧洲都满城风雨,德国人是家喻户晓,就连中国的媒体也在跟着津津乐道。这就使人想起十年前,两个德国男人(大众和宝马)在争抢英国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劳斯莱斯)时的热闹。当时中国首批汽车记者访问大众,由此成为此行打探最现场的花边新闻。大众相关人士用“收购是成功的,但三年后还得让给宝马”作了回答,并不作任何解释。于是,当皮尔希(大众前总裁)坐着劳斯莱斯出席日内瓦车展时,媒体侧目,一切都在不言中。

同样,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文德恩(现任大众总裁)是最具风光的业界人物,并受到了上海当地政府最高领导的接见。他说,从去年起,他几乎每月都要来一次中国,不过很低调,从不让外界知晓。在他看来中国的业务上升已是本土之外的最大市场,占全球销量630万辆中近六分之一。于是,他很自豪地对中国媒体说,“大众的销量已经超过丰田”(今年一季度)。而在去年收购南京菲亚特时,他就对他在中国的部下说,“我们的竞争对手就是丰田”,流露出几许危机和压力,并亲自试驾了中国产的大众车,重申“质量是大众的生命”。最近,在他执掌之下,又成功地收购了欧洲重卡巨头斯堪尼亚。在全球汽车一路下滑的衰败之时,唯有大众傲然挺立,一路凯歌。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时捷放出风声,一改欲收购大众之说,表示要走向合并,融为一家。为此,风生再起,把神话了的保时捷猜测成债台高筑的失意者。将蛇吞像说成了痴人说梦话。

在德国人看来,这是商场游戏,玩得起就玩,玩不起就不完;亦是女人身上的衣服,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不买。就像大众当初收购劳斯莱斯那样,得手时并没有轻狂,失去时也没有沮丧。同样,在欧盟批准下,保时捷以大众第一大股东身份(51%)开始向控股方挺进时(75% ),现在则情形急转,传来保时捷放弃收购,欲与大众联姻,似乎在临战求和,继而上演了萧墙之内的家务事。这与菲亚特将收购克莱斯勒,通用欧宝不一样,会联想到全球汽车业洗牌,重排江湖名次那样严酷,这与保时捷与大众好坏都是一家人是有很大的区别。

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这出戏又是唱怎样的调?

 

沃尔夫斯堡街头的雕像

 

每次去德国大众总部沃尔夫斯堡,给我的印象始终不变。它就像是一幅水彩画,氲湿清馨,四季葱郁,地广人稀,清静得让人窒息。清晨在街上行走,除了汽车的车轮与地面发出轻柔的摩擦声,就连天上飞过的鸟儿的翅膀煽动声也能听见,与你擦肩而过的鸟的身影,扑鼻而来的野草芬芳等,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惊叹在城市里也能闻到泥土的气息。

这是一座因大众而出名的汽车城。当地人喜欢叫它的狼堡,以不忘这里曾经有过的悠久历史。不大的城市,干净得就像自家的客厅,12万人口,在中国犹如江南的一个小镇。这里的出名不是因为风景,也不是名胜古迹,而是这里拥有四根大烟囱(大众工厂的热电厂),既是城市的地标,也是一个工业拔地而起的象征,足以令德国人敬畏,世界为之瞩目。当地人说,这四根烟囱是德国汽车的火车头,也是这座城市的供热之源。所以,大众是狼堡的代名词并非夸大,而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城”的概念。

为了打破寂静,吸引世人的眼球,大众和当地政府抓住2000年在汉诺威举办世博会的契机,建造了一座享誉世界的“大众汽车城”,成为德国著名的工业旅游景点。即便是这样,整座城市还是非常安静。但是,人们在参观了大众汽车城后,总会提起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费迪南德·波尔舍。因为大众的起家与他有关系。闻名世界的甲壳虫就是由这位汽车设计师设计的。人们在大众汽车城的博物馆里可以找到70余年前第一代甲壳虫的原型车。也正因为有了此车才有了今日之大众,德国的机动化出行方式才变得如此便捷和发达。人们很感激他,在狼堡设有他名字命名的大街,还在街头竖有他的雕像。沿街的建筑物有市政厅、广场、大学和艺术馆……

在我注意到这个细节的时候是在第三次来到狼堡的2007年底,距第一次来的时候相差8年,发现人们是把波尔舍当作了这座城市的灵魂置于市中心,并放在了极为醒目的地方(市政厅广场的边上)。尽管在德国,人物雕像矗立在街头广场,比比皆是,但那多半是一些人文名士或是历史人物等,而将一位汽车设计师放在如此高的位置上敬仰还不多见。2000年,在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上,甲壳虫作为国粹被放进了德国馆。哈恩说过,“甲壳虫是人民的车。”

在德国人的心目中,甲壳虫是他们实现现代化的活化石。

于是,波尔舍这个名字也就被留在了沃尔夫斯堡这座城市的上空,与大众结下了不解之缘。

 

沾亲带故的血源关系

 

在德国,大众与保时捷的关系在外界看来,他们是亲戚关系。这倒不仅仅是因为波尔舍的外孙皮尔希曾是大众集团的掌门人,波尔舍家族的继承人的身份,而是后来波尔舍在建立他的跑车王国时得到了大众的帮助,分享了大众零部件及其它资源的成果。

追溯保时捷历史,第一辆跑车问世(356型跑车)时,它的发动机就是采用甲壳虫的发动机。以近几年在中国长盛不衰的保时捷凯宴和大众途锐两款豪华SUV,双双都在中国卖得很好,风靡市场,就是同出一门的兄弟车型(共享同一个发动机),由此,他们在长期合作建立起来的关系,千丝万缕,在外界看来始终是个谜,以致后来爆出保时捷要收购大众的消息,令人大吃一惊。

保时捷的前身是一家设计公司。波尔舍享誉车坛就是以他的设计使业界倾倒。现在的保时捷严格地说是一家集设计与制造一体的公司。1994年,由保时捷为中国设计的家轿在北京国贸展览馆展示,运用了中国八卦元素设计的家轿展示了他们对中国家轿的理解。缺乏市场基础的图解最终没有得到像甲壳虫那样的文化认同和需求认可。不过,保时捷始终没有放弃进入中国的打算,先是准备以合资方式建立设计公司准入未果,后选择了以卖车的方式介入中国市场尝到了甜头。

“生产平民跑车。”这是波尔舍在筹划保时捷公司时就有的想法。这是否受甲壳虫设计理念的影响不得而知,不过,他的努力得到了市场的追捧,再一次证明民用民享民乐才是衡量设计成功与否的最终判断没有错。我曾参观过供应凯宴和途锐这两个品牌SUV发动机的工厂(大众卡塞尔发动机厂) ,装配工人自豪地对我说,他们生产的发动机是极品发动机。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大众特地从狼堡把一辆征战达喀尔获胜的冠军车途锐拿来展出。而在中国卖得最好的凯宴则在保时捷跑车的名声之下成了印钞机却让人费解。

保时捷的成功是它的差异化,将跑车做到民享的极致,在单一车型上做到别人无法超越,以至于发展到奢华的享受被打上贵族化的标签。故有人说,别看保时捷是一家小公司,但赢利状况很好,是出了名的赚钱公司。环顾世界上不少知名的跑车不是被收购就是改换姓氏,难以幸免。如法拉利归于菲亚特旗下,蓝博坚尼和布加迪成为大众麾下的骁将,即便是像跑车鼻祖的英国的MG·TF也被中国汽车公司收为囊中之物。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跑车公司能像保时捷这样独善其身,天马行空,生存下来。其奥秘就是,靠技术立命,靠品牌吃饭。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大众的成长和发展史,与保时捷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技术和产品。不同的是,一个为大众,一个为小众。有人说,皮尔希在奥迪和大众执掌时,就是靠技术和产品把大众带到了今天独步于天下地步,其中就有与波尔舍家族遗传有关。所以,皮尔希是业界公认的汽车专家,就连他的继任者文德恩,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产品主义者”。文德恩认为大众的成功,除了品质,还是品质,品质!

 

雄心与联姻背后的妥协

 

采访大众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它的传奇的历史和规模宏伟的厂房,以及它雄厚的开发能力,而是他挂在总部大楼底层的一幅装饰性的油画——即在整个被虚化的勃兰登堡门当中有一个写实的VW巨幅LOGO格外引人注目。

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时的反应是,大众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公司,它绝不是汽车业中的等闲之辈。我们都知道,勃兰登堡门历来就是表达德意志帝国的标志物,后又被看作是德国统一的象征。巴赫的“勃兰登堡门协奏曲”问世,使其更加具备了符号化和意念化的深层意义。8年后我再来寻找这幅画时,依然还在,端挂在底层的老地方。不变的是这幅画,变化的是大众旗下又增添了新的成员,战略版图又增加了不少新的据点。大众的前台告诉我,同样的画有两幅,还有一幅不知挂在哪里了。我说,这不并重要,重要的是镶嵌在勃兰登堡门中的VW的LOGO能否印在大众员工的脑子里了。哈恩说过,收购西亚特和斯柯达是大众走出德国,迈向欧洲的第一步,而后才是走向世界。大众的野心决不局限于本土和欧洲,在中国的成功是它吹向进军全球冲锋号的底气,也是它在历史上最得意的手笔。

大众是生产平民车起家的公司,它的成长经历告诉世人,大众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百姓的意愿早已脱胎换骨,已经从生产最低廉的车发展到能生产最奢华的车,产品和技术几乎涉及到汽车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包,且都领先于各个细分市场不用担忧。这无论是最小的车3升路波,还是顶级辉腾;从两厢波罗、高尔夫,到途安、帕萨特等,大众品牌现在可不是平民车的概念,而是高品质车的代名词。在德国人来看来,你可以说大众是个普通的品牌,但决不可小瞧它的含量和传递的价值。大众旗下聚集了本特利、蓝博坚尼、布加迪等奢华的高端知名品牌,也有中低端的西亚特、斯柯达等畅销车的品牌。

“大众是欧洲汽车的火车头”。这已无可置疑,大众的产品战略在全球金融风暴和全球汽车大洗牌中被证明是坚挺的,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显然,保时捷要吞并这样的巨无霸光有钱是不靠譜的。大众多品牌战略已经证明它在业界的江湖地位谁也难以动摇。然而,保时捷放出要收购大众的信息,惊动了朝野,成了一则汽车界的大新闻。

保时捷要入住大众,本是商业游戏,无可厚非,但一旦扯上了历史和悬殊的整体实力相比较,复杂的世界汽车竞争格局,就不免有事可说了。有趣的是,综合最新的消息分析,不是保时捷要吞并大众,而是大众要吃掉它,演变为皮尔希与保时捷家族间的家务事,最后双方将会以联姻的方式妥协而收场。

其实,对于大众来说,不是因为保时捷合并就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巨头,而事实上现在就是。但对于保时捷来说,选择这样一艘航空母舰保驾护航的,总比游离在外单打独斗免去了很多不测之忧。虽说保时捷在长达60年的市场风雨中趟过不少坎,百炼成钢,成就了一个独立的跑车品牌,但未必今后就能走好?而坊间提供的保时捷90亿欧元巨额债务的暴料也并非都是空穴来风。尤其是面对当下的生存压力,瞬息万变的竞争,要想避开相互厮杀已经不太可能,适者生存绝不是句空话。连宝马奔驰为了生存也走到了一起(部分零部件共同采购)。而在越境收购中,菲亚特的动作也不是在“学雷锋”,况且自己也曾有过在人屋檐下的经历,那就更谙熟收购意味着什么?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时捷放出与大众联姻不失为上策。再说,这种亲上加亲的合作关系本身就有血缘基础,历史上的渊源。本来是件很具商业性的事件,现在看来,倒像是一很具有戏剧性的家务事。对于大众,从第一辆车的设计到现在LOGO设计都与保时捷有关,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宿命,要想融为一家也不是人的意志所左右的了,而是历史的选择。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与所有并购与合作案不同的是,保时捷与大众所上演的是一个充满德国文化性格的浪漫剧,带有家族色彩,却又不乏思考的丰富趣味,启迪心智。

2009年5月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