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独家供稿:移动Labs
如何开发运营有移动互联网感觉的产品?在于速度。小李飞刀,例无虚发,天下无敌,就在一个快字,后发而能先至。看准了,先上线推出产品;通过用户反馈、数据运营的手段,用产品来感应客户需求。对待解决的Bug和需要调整的UI,不断通过后期的迭代去完善。只要坚持一天发现并修正1-2个Bug,加快发布产品频次,不难在半年或一年时间内,打造出一个有“移动互联网”感觉的产品。
一、解决用户花70%时间的核心功能,就上线启动产品
都说移动互联网创业门槛低,十几个人就能开发应用。在APP 等各种平台上,甚至2-3个就能够做出一款应用投入市场。像微软那样,用12个月做出一个精品或庞然大物显然是不适合移动互联网的。在认准方向的基础上,要用最快的速度开发出核心功能,尽快发布。只有尽快扔到市场中,才能尽快获得用户测试反馈,得到尽快改进空间。因此,只要能够开发出核心功能和核心需求,解决用户在这个应用上花70%时间的核心功能,就应该上线启动产品。
二、用产品感应用户需求,推动产品改进
做到产品的快速发布只是第一步,其根本目的就是让用户尽快用到核心功能,尽快得到用户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地对产品开发做调整。产品迅速上线后,如何升级进化,推陈出新?来源于“用户需求”。让产品去感应用户需求,不断地倾听用户的反馈,不断地调整修改,满足了用户需求的改进,才能保证产品的生命力。
首先,解决如何搜集用户反馈的问题。第二是注重用数据分析需求。最后则是产品团队要真正认识到这些意见的价值。是用以推动产品的改进、发现用户的更多需求,是产品改善提高的基础。
三、多次产品的交付和发布,保证尽可能短的迭代开发周期
在经过V1版本的市场检验后,产品开发团队要重视反馈,快速响应,遵循递次演进的原则,保证尽可能短的迭代开发周期,甚至于能够在一次迭代中完成多次产品的交付和发布。
产品新需求的开发不要奢求一次性开发完美特性去面向全新的用户群,要以核心功能或核心用户为基础,向外围有节奏的递次扩张。要注意要有一个严格的闭环流程支持,保证每个上次遗留的bug和来不及做的功能,能够尽力切实的做好,就能看到一个好产品逐步出现在用户面前。
产品开发,首先是拼速度,然后才是各种功能和体验的完善。市场从来没有等过谁,在你能够支撑的极限内,“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势必游刃有余!
本博文发表在移动Labs的文链是: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7539/183293
【相关博文】
《说话就是生产力》读书笔记(四)—陈述、解释
终端是市场经营的重要载体
【精彩推荐】
诺基亚WP8智能机-你该了解的10件事
科技融入生活 一个iPad便能控制整个房间
克服无聊情绪的几个小技巧
全球最小的压力传感器 知道你在大楼哪一层
【信息图】孩子与科技(以iPad为例)
在TD分流方面,各位可以分享一下在市场营销和网络优化上的经验吗?
LTE与femtocell如何衔接,业务如何承载?
热点区域的wifi用LTE做backhaul靠谱吗?资源如何分配?
在TD分流方面,各位可以分享一下在市场营销和网络优化上的经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