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文:流量经营的时空观

(2012-07-16 13:09:48)
标签:

流量经营

时空观

无线局域网

杂谈

独家供稿:移动Labs

 

流量经营是当内外运营商普遍很重视的重大课题。当前,国内运营商的流量经营已经从概念进化到实操阶段,关于流量经营的论调也是百花齐放、莫衷一是。笔者发现,业内人士对于流量经营的探讨往往集中在网络协同、智能管道、资费优化、客户运营、终端营销等关键要素上,这些当然是流量经营不可忽视的范畴,但笔者最近研究发现有一种趋势是值得运营商关注的:客户在非快速移动状态下的上网时间正面临被蚕食的威胁!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下面我具体做些解释。

大家知道,无线路由器已经在悄悄的、迅速普及,这是真实的而不再是传说。伴随着无线路由器的兴起,客户可以在家里安装TP-LINKd-link等,在固定宽带基础上形成无线局域网,客户在办公室、桌游吧、高档餐厅、快餐店、网吧等公共区域,或者说凡是涉及到要排队等候、人口密集的区域,都可能接入到商户免费提供的无线局域网。这些商户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制造网络热点、发射无线信号,并在明显位置提示客户“本区域已覆盖WI-FI”,此时手机上网控们就可以轻松的上网冲浪了。这些早就已经被starbucks、肯德基、麦当劳等尝试过了,已经是这些商户吸引客户、招揽生意的必备手段了。我大胆预言:随着国内大街小巷上咖啡吧、快餐店、发廊、洗浴中心等等商户的“苏醒”,配置无线局域网是未来这些场所的标配。在此形势下,一个问题就会很快浮出水面,那就是:客户在这些场所用手机上网的话,他们发生的上网时长、上网流量很可能被稀释、被蚕食,其结果是在这些区域用手机接入无线局域网所产生的流量不会给运营商再带来任何价值,因为该区域的无线局域网是免费!所以,我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对于运营商来说,客户在非快速移动状态下的上网时间正面临被蚕食的威胁! 这正是笔者提出流量经营时空观的事实基础和立论依据。

那么,既然客户的有效数据流量、有效上网时间面临被蚕食的威胁,作为运营商应该怎么做呢?中国移动以“移动改变生活”为愿景,正在努力提升信息服务份额和生活服务份额,移动怎么生活呢?那就是要深入渗透到普通客户生活的每个角落,也就是说要抢夺客户的时间,特别是要抢占有效的通话时长和上网时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么抢占客户的有效时间呢?笔者大体想到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  流量经营在路上: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手机上网实际比对一下,其实我们用手机上网

QQ、发微博、导航、玩游戏之类的往往是发生在路途中的。上班连单位无线局域网,下班用家里的无线局域网或者干脆不用。所以,我们发生的有效上网时长往往就是在路上的,这样对于运营商来说可以锁定年轻的上班族开展有针对性的流量营销、应用推荐等。这是基于空间来抢占时间的流量经营思路。

2、  用语音时长带动流量时长:例如客户拨打12580查询餐厅时,移动公司在给他们下发查询信息的同时,可以顺带附上URL链接,提示客户用EDGETD网络、点击此网址浏览或签到这家餐厅后,可以获得一定折扣,这样就能激发客户产生有效上网流量。这是基于语音与流量进行融合的思路。

3、  锁定上网接入网络:既然运营商对客户的时间是无法掌控的,无法建造运营商专属的基于空间的网络自治区,那么可以通过定制终端来锁死客户的上网接入网络。例如限制客户只能使用TD网络、无法接入其它的无线热点等,这个是否技术上可行、是否有失公平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这里笔者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提议。这是让客户在有网络的空间失去网络选择权的思路。

4、 推广闲时流量资费:当然并非所有上网控们的时间都被免费的wi-fi所挤占,还是有部分人的时间即使在固定区域内也无法接触到免费wi-fi的。对于这部分客户运营商可以做的就是推广闲时流量包,一方面可以提高网络的闲时利用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流量收入。推广闲时流量资费,开展闲时流量激活与维系,将是基于时间观的流量经营趋势。

5、  基于位置的实时营销:移动与位置有天然的紧密性,流量与网络也是相生相伴的。基于客户位置信息做实时的流量经营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例如与广告、电子商务、社交聚会等等,这些可能会诞生一些后向收费的商业模式。当然,这对运营商的后台支撑系统与客户行为的交互性要求也很高。这是基于空间信息的流量经营思路。

 

以上就是笔者关于流量经营的时空观。总的来说,电信运营商要做好基于时间和空间角度的流量经营,一方面要做好基于客户碎片时间的管理,做到客户标签与碎片时间分类、流量资费、接入网路、客户需求之间的匹配,做好应时应景的渗透;另一方面,还要挖掘位置、话务、资费等要素的流量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