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吕瑞洲:“闭环”,是条美丽的环

(2011-07-12 14:21:23)
标签:

杂谈

                                                                         独家供稿:移动Labs

  提起“闭环”,我们都不陌生,而且会很快和闭环管理、PDCA循环联系在一起。年龄长一点的,可能还会联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邮电时期热热闹闹的“踢皮球”:TQC,全面质量管理——尽管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尽管难免“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但“硕果仅存”者其实是也有人在啊:能想起TQC、能记着“踢皮球”本身就说明闭环管理在我们企业历史实践中是刻下过印记的。

  “‘真理’是真的,所以不会是新的”——忘了是哪方神圣说的了,但用在闭环管理这个话题上还是相对贴切的,毕竟一个成熟的企业不可能每天都有激动人心的管理理念诞生,很可能讲来讲去就是那么几句、那样几条。对此,阿里巴巴马云的立场很犀利很拉风:“假如我每次讲新的东西、讲新的笑话,就成郭德纲了。企业家是不能变成郭德纲的,应该回到基本点,实实在在地讲怎么做生意,怎么做企业。”

  真可谓正中下怀。

  ——顺着马云的话,我们不妨回到“基本点”、回到原点,“实实在在”地看看这个尚未纳入《现代汉语词典》视野的“闭环”在我们企业的“前缘”、“今世”和“来生”。

  闭环,顾名思义,做任何事,当然包括“做生意”、“做企业”,都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一个人、一个企业只有养成这种良好习惯、形成这种优良作风,做到“开局精彩、过程顺利、结局圆满”,才会持续成长、不断成功。闭环管理理论,或者说PDCA循环、戴明环,正是根植这一朴素得再不能朴素的思想而发轫的——“道不远人”之谓也。

  这是“闭环”出身不错的“前缘”。

  但“闭环”的“今世”似乎过得并不如意,甚至称得上灰头土脸。

  前面已述,TQC在我们企业的理论氛围早已从“绚烂”归于“平淡”,尽管还不至于“厌倦”。而关于它的实践自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有头无尾、虎头蛇尾”、“言行不一、口惠而实不至”、“管头不顾尾、管死不管埋”之类的乱象比比皆是;“半拉子工程”、“运动式营销”、“敞口子项目”之类的败笔不胜枚举。更糟的是,由于闭环理论的这种“集体无意识”,我们不少员工的思想也随之悄然病变、恶变,不再一一列举的不端行为似乎都可以从中找到根由。笔者并不是无视企业主流,有意抹杀(当然也抹杀不了)当前的“大好形势”,痛陈只是因为沉痛:如果我们正视企业存在这些的“闭环之殇”,我们的企业完全可以一如一经典广告所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啊!

  说完了“前缘”、“今世”,我们再说“闭环”的“来生”——也就是:一个完整、完美的企业究竟需要完成、完善哪些不可或缺的闭环呢?

  这是一个很宏观的问题,显然是笔者力所不逮的。好在曾有恩师“八字锦囊”相赠:“切口要小,挖掘才深”,本文方有一点底气从基层的层面试析之:

  第一个闭环:由外向内。

  这里的“外”指的是市场、客户;“内”指的是企业、员工。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处理客户投诉:客户反映问题,企业接受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最后形成闭环——信息从客户那里来,又回到客户那里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只有这样,投诉才能真正成为企业改善工作、提升服务、塑造品牌的催化剂。

  这个闭环实际上体现的是“客户至上”的经营原则。对此,韦尔奇先生曾推崇备至:“‘由外向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一切事物都围绕‘由外向内’的管理观,将改变企业一切呆滞的游戏规则。”

  第二个闭环:由内向外。

  这里“内”、“外”的含义同上。

  这也是重要的一“环”。比如对客户的承诺。营销,本质上就是企业在不断地向客户承诺:产品的功能、质量的保证、资费的透明、服务的标准。而营销是否最终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有诺必践,能否“言必行,行必果”。好企业,都是在对这种闭环的坚持、坚守中,滚雪球式地成长、壮大起来的。

  此环的关键词是:诚信。“人无信,不知其可”,企业,作为人格化的产物,同样如此。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商业道德,更是一柄明晃晃的“双刃剑”。不信,看看当下正在浴血奋战的“双汇”,就知道失信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第三个闭环:自上而下。

  这里的“上”,指的是领导者、管理者;“下”,指的是被领导者、被管理者。

  这个“环”在企业中最常见:“上”,计划、分解、部署;“下”,执行、贯彻、落实。然后,“会师”。

  当然,胜利“会师”不能忽略一个关键词:监督检查,因为“下属不会做被期望做的事情,只会做被检查的事情”。这话出自一个管理学家之口。它点中了一个我们非常不愿接受但又不得不痛苦面对的管理“软肋”。

  另一个关键词是:简单。此环的发起者,也就是“上”们,推动的任何一项工作,指令要简单、简单、再简单。因为,如果员工,也就是“下”们,听都听不懂、记都记不住、问都无法问,怎么可能执行好、完成好呢?

  第四个环:自下而上。

  “下”、“上”的含义同第三个闭环。

  它类似于第一个闭环——如果“上”把“下”也当成必须小心侍奉的客户的话。

  而且,这个“上”必须“实”——认实理、摸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若有氛围如斯,不愁进言从善者如流。毕竟,“领导的核心,就是动员群众解决难题”(北大教授刘澜语)。

  当然,“下”,作为发起者,对自身也要有严格的要求。一个最关键的素质是:诚实!绝对不能选择性地上行信息,或夸大问题、或隐瞒真相。否则,“下”,明白的装糊涂;“上”,糊涂的装明白,再加上“假数据、真分析、快执行”(好像也是一个‘闭环’啊),会形成一个“死循环”,把企业活活拖入竞争的死区。

  第五个闭环:从左到右。

  也可以说是“从右到左”,因为这里的“左”、“右”指的是同级、同事、同行。

  坦率地讲,如同最困难的沟通是平行沟通一样,这也是企业内部最难推动的一个闭环。一个企业如果“竖井效应”成风、“筒仓文化”盛行,如果充斥者太多的推诿、扯皮、内耗现象,八九不离十是这个“环”没有“闭”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原因也很拧巴:它出在人的私利性上——“无利不起三分早”啊。

  有没有“解药”?这里有两付,关键双方是不是真想用:

  一是“吃亏是福”。“左”也好,“右”也好,总得、总要有一方当“大憨”。再通俗一点讲就是:无孙不成席啊!

  二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山是不会过来的,只有“我”主动“过去”,争做“闭环”的发起者,甘为“无边界合作”的模范,勇当“问题”的终结者!

  ——一共五个闭环。当然,在基层管理深度、深入实践中,可能不止这些。但依笔者之见,如果一个企业能扎扎实实把这“五环”做实、做足、做好,就足以构成一个能体现“更高、更快、更强”奥运精神的完满大家庭了!

  有一句英文谚语叫“Love is a circle”,直译是“爱来爱去,其实是爱自己”,意译是“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至”。其实,闭环,也是一条这样的“circle”,而且,也正是在这样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以终为始地良性循环中,我们的工作圆满、员工圆满、企业圆满、人生圆满。所以说——

  “闭环”,是条美丽的环。

吕瑞洲发表在移动Labs的原文链接: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697775_92042

相关博文:

眼神就是竞争力
“坏消息”——“酸酸甜甜就是我”

特别推荐:
Pyramid:2014年亚太将成为LTE全球领导者
GCF启动TD-LTE设备认证 提速商用进程
工信部给力自主创新 TD-LTE抢跑4G全球争夺
TD-LTE 一枚价值骤增的筹码
鲍尔默谈微软整合Skype 将成为Lync的桥梁

更多精彩推荐:
如何制定数据中心的灾难恢复计划
腾讯人海低调上演 renhai域名被注一空
Google+现代码故障 用户email遭垃圾邮件轰炸
这个可以不虚!虚拟化也分三六九等
宽带战略成为共识 “十二五”正在制定相关内容
预测2015年Internet展望数据
杭州TD-LTE基站八成共站建设 多模数据卡年底商用
解决LTE核心网中的带宽和性能难题
谷歌推免费聊天软件WebRTC 火拼微软苹果

更多精彩知识:
出差人士必备
男士随身装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