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尊重孩子的情绪

(2010-07-28 04:21:00)
标签:

育儿

教育

尊重

佳佳

情绪

分类: 家有二宝
上周五的晚上一家人吃饭,桌上有一道酸甜鱼块,煎过的鱼块裹着桔黄浓郁的酸甜酱汁,还配着青豆红椒,煞是好看。佳佳一上桌就要求吃鱼鱼,我夹起一块鱼,问她“要不要给你蘸一蘸汤汤?”她摇摇头。刚把这块鱼放进她的碗里,她带着哭腔说道“no,no,我要蘸汤汤”。于是我帮她把鱼蘸了一点酱汁,重新放回她的碗里。

这下她的哭腔更厉害了,她叽叽歪歪的说道“no,no,我要自己蘸汤汤,不要妈妈蘸”,一边说还一边推我的手,拼命的摇头。于是我给她重新夹了一块,让她自己蘸汤汤。她勉为其难的吃完一块鱼,把碗一推就说:“我吃饱饱了,要吃西瓜”。

我们家通常不强迫孩子吃饭,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吃饱,那就吃完水果下桌,肚子饿了请你等到下一顿自便。于是我拿出一块西瓜,一切为二,放在佳佳的碗里。佳佳立刻哭了起来,“不要妈妈切一半,要一块,要把西瓜装起来”。一边哭一边拼命把两块西瓜顶到一起,想把它们接起来。切开的西瓜怎么接的起来,她气恼万分的把两块西瓜往桌子上一扔,开始嚎啕大哭。

爸爸很严肃的对她说:“佳佳,你要吃就好好的吃西瓜,不吃就下去”。她一听就更伤心了,开始从嚎啕大哭演变成撕心裂肺的哭,一边哭还一边喊妈妈喊西瓜。此时我已经非常的抓狂了,看她哭的小脸通红,两颊挂满了泪珠,头发也都被汗水打湿了,实在是又心疼又气恼。

我的脑子开始飞快的运转,想弄清楚从她上桌到这会儿大哭的几分钟内究竟有什么事情让她情绪失控。就在那一刻,我和老公同时灵光一现,不约而同的说“是不是中午没睡午觉?”我拿过她幼儿园的每日汇报单一看,确实是中午没睡着,就躺着休息了一下。

我让她痛哭了几分钟,然后轻声的问她:“佳佳,你哭好了吗?哭好了妈妈要不要妈妈抱一抱?”她抽抽哒哒的点点头。我抱起她让她坐在我的膝盖上,然后问她:“你是不是中午没睡觉,现在觉得很困很不舒服?”她又点点头。接着又问她:“你很困很不舒服,所以就大哭了,是不是?”她还是不说话,只是点点头。

于是我们都不说话,我让她靠着我安静的坐了两三分钟,她自己慢慢的停止了哭泣,一声不响的看其他人吃饭。我看她情绪已经稳定,问她:“要不要坐回你的椅子吃点东西?”她点点头。于是她坐回去,默默的吃了好几块鱼和一些豆角,最后还把两块想要接起来的西瓜吃了下去。

这样类似的场景对于父母们来说都不会陌生。从孩子一岁半左右开始一直到三岁左右都是自我意识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孩子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在自己的愿望达不到时,在不被人理解时,在遇到困难时都有可能突然发脾气(tantrum)。  

这种情况下有些育儿书上建议转移孩子的注意力(distract)。有时候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因为孩子被突然的事物吸引暂时忘记了发脾气的原因,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不利于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也不利于孩子学会自我情绪的控制。有时候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反而让孩子更愤怒,情绪更激烈。试想一下当你为了一件事伤心欲绝的时候,有个人在旁边不停地给你吃的、玩的还一直说:“别哭了,来吃这个!”“别哭了,来玩这个!”你一定会更伤心,因为这个人没有问问你为什么伤心,没有问问你需要什么,只是认为只要你吃了,玩了就能忘记一切。   

还有一种建议是冷处理(美国人称cold turkey),就是随他哭去。我觉得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孩子是因为某种无理要求没法满足的情况下。但不明原因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试着去体会体谅孩子的情绪。小朋友表达能力不够强,很难被人理解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发脾气的。试想一下当不管我们怎么解释,别人都不明白我们在说什么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觉得无助和委屈?这个时候他们的内心都十分需要成人的关心和帮助,需要一个温暖的怀抱和几句安慰的话语。

我总觉得我们要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一样。有时对成人来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孩子来说就是像天要塌了一样的大事,如洪水一般的情绪来了之后,孩子自己也控制不了。我曾经读过一篇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说这个时候的孩子的神经系统是与外界世界隔绝的,逻辑思维也是失效的。这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是在孩子身边,让他尽情发泄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需要,可以抱着孩子让他感觉到关心。如果不需要,父母可以在边上让孩子尽情的发泄一下,等到孩子的脾气发完了,一切平静了之后再来跟孩子一起分析刚才所遇到的事。   

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抓狂,也很崩溃,但时时还是告诫自己要用关怀和爱来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情绪,要忍耐再忍耐,因为这世上也就他们自己的父母能这样无条件的忍耐。只是希望这样的忍忍忍,能帮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样学会尊重他人的情绪。

发脾气过后,平静下来还是小甜心一个。
尊重孩子的情绪

尊重孩子的情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