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非马双语短诗鉴赏:《蒲公英》

(2013-08-02 12:49:17)
标签:

转载

蒲公英

非马

 

天边太遥远

蒲公英

把原始的遨游梦

分成一代代

                  去接力

                           飞扬

 

DANDELION

William Marr

 

the horizon is so far away

that the dandelion makes its roaming dream

a relay event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鉴赏]

“天边太遥远”,寥寥五字,便绘出了《蒲公英》的生长环境:空旷、辽远。

置于诗端,更具美学之效果:

犹如电影镜头,首现的,是一幅“天苍苍、野茫茫”之背景。

然后,才出现了蒲公英:

怎么样呢?

“把原始的遨游梦,分成一代代,去接力、飞扬。”

这,已经是诗了——而诗人将之断行,做“飞翔”之状的摹绘:诗意陡增矣。

“原始的遨游梦”,虽用词朴实,却把读者带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绘之寥廓意境。

“分成一代代,去接力、飞扬”,更把诗意之镜头拉向空旷、寂寥。

如此一来,本为植物的蒲公英,灵机一变,而成为梦的代言人了。

谁的梦?

——中国梦?

——美国梦?

想起了美国诗人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写梦的一首小诗:

 

Dreams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if dreams die

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

That cannot fly.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when dreams go

Life is a barren field

Frozen with snow.

 

梦想

 

紧握梦想:

梦想一亡,

生活如鸟,

断翅难翔。

 

紧握梦想:

梦想一丧,

生活如疆,

冰雪茫茫。

(张智中 译)

 

比读《蒲公英》的汉、英版本,可知诗语虽然简单,变化却是昭著显然:

首先,“天边太遥远”之“太”,英文弃too不用, 而以so出之,并与下行中的that搭配,以使诗歌语气更加贯通。

接下来,“原始的”,省而不译:已暗含在其下的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之中。

其次,“把原始的遨游梦,分成一代代,去接力、飞扬”,对应英文[the dandelion] makes its roaming dream a relay event: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蒲公英]把自己的遨游梦变成一场接力赛,代代相传)。似对应?似非对应?

尤其是两个动词“接力”、“飞扬”,似乎未译。但若仔细品味,“接力”显然转化成了名词relay, “飞扬”却体现在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的独特建行之中了。

另外,汉诗一个诗节;英诗却是两个诗节。

——正如汉语散文中的一个段落,英译时被分成两个或更多的段落一样:无处不熨帖,无处不妥当。

诗歌翻译,即便是一首字面上简简单单的小诗,怎一个“译”字了得?

 

(张智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