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賞析非馬的小集中的前1/2

(2012-07-14 10:15:54)
标签:

長篙

賞析

非馬集

风笛诗社

杂谈

分类: 评论非马

湖南长篙赏析

非马的小集中的前1/

浅析『非马集』中的连体诗

《日出日落》与《花开花落》

 

 

  偶翻『非马集』*,仍见感受。

    过去曾有人对非马的作品提出过疑问,那是一种思考态度,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模式的不同。因此,有人不解,也有人发现诗中的情趣奥妙。提出不解的人大加指责,责怪诗路不正,诗理旁门左道,难已深入;而发现者则趣笑,原来如此,更有人说是一种童趣,这只是其中原故之一了。

    非马的作品溶入了太多的现代意识,在诗境上出新花费了大量的功夫。而在诗的表达上却显得不甚讲究,平淡无奇,并剔除了大量的赘语,因此精致,短小。言不在多,反映的是一种沉默的方式。非马的诗如其人,微雕,微画也玲珑莹透,暗藏了想法和哲思。

    简而至深,这里的简是指语言的简单,简明扼要,尽可能易懂;深,是指诗中的表现出来所揭示的思想性与拓展境界;如果诗中只有一种意境的表现,那只是体现了非马诗中的1/2;另外的体会则是思想性了,这便是由表及里,需要细细体会非马的个人思想。

    曾阅读许多非马作品,给人的特点有时也有晦涩的一面,这一面便是思想深刻性,因为无法深入作者本体内心,所以无法体会。这样非马常常打趣地说,至于诗的拓展就需要读者的解读了。非马不提倡作品自己把内核作明显的解释,因此把困难交给了读者。一部分不愿深研的便摇头离开;一部分稍有研究的把奇怪的念头与理解被非马绑架的感觉而纷纷不平;另一部分则大笑不已,理解过透。

    在此,抛开那些烦人的理解,即思想性的追究,看一看非马作品中的前1/2,意境或者创新,把后面的1/2留给读者。

    在『非马集』中看到二组小诗,《日出日落》与《花开花落》,这是非马在80年代创作的作品,这组简单的主题充满了迷人的色彩和创新。当然这里面饱含另外的1/2,这里不作评价。

  形体上阅读表现新颖,这里在《日出日落》上,这首连体诗分为二段,上下同样给人美感。《日出日落》在排列上如果用横排则是山头或箭头,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这是巧合。其中《日出》诗中的意境,表现在收尾:“血丝”。用此而表明早起,按常理应该是绯红的朝霞,阳光,新发。这里却老气,疑虑重重,夜不安寝。“血丝”般的霞光不是很鲜明么?而连体则是《日落》,从诗的开始便预示某种结果。“枝头”日常是“朝阳”比喻初升,年少,而日薄西山则是夕阳无限,映大海江河,是丰满传奇。这里却是“果”,是收成。用“日落”喻“果”的意象是稀少的,也只有诗人才有此大胆的设想和自信。

 

  全诗如下:

 

日出日落

 

《日出》

 

毕竟

为宇宙的事

烦脑得

睡不着觉的

不止我一个人

看你的眼睛

也布满

血丝

 

《日落》

 

    红冬冬

   挂在枝头

是大得有点出奇

但满怀兴奋的树

却胀红着脸坚持

  这是他一天

    结出的

      果

 

    另一组连体诗是《花开花落》,同样,这里只分析诗的前1/2,即意境与创意。

    其前首《花开》是开阔的形象,是天空的花开形式。这里的舒展没有动作,却把视野丰富的无尽。这与普通的花开又有什么联系呢?另外的1/2也许就是想把自已的才华施展得无穷无尽吧。这里便不仅仅是登高望远了。

  而下半部《花落》,则是动作加动作。这里的动作是无形的。我们可以想像,一个女孩子失恋的时候,把花扯下,一瓣一瓣地洒落,是泪还是怨?这便是诗中的意境了,而树也有此能耐,不能不讲诗人对语言的嫁接,火候极了。

  全诗如下:

 

花开花落

 

《花开》

 

天空

竟是这般

辽阔

惊喜的小花们

争着

把每一片

花瓣

都伸展到

 

《花落》

 

没有一次

我能平静地

听你数

忘我

毋忘我

忘我

毋忘我

到最后一瓣

 

2010.10.9 寄自湖南

 

载于〈风笛诗社〉 http://www.fengtipoeticclub.com/99gg/99gg-k025.html

*《非马集》,三联书店“海外文丛”,香港,198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