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非马反响

(2012-07-07 02:03:45)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非马反响作者:向诗而生

快放暑假了,前天到学校图书馆,借到两本书:《台湾新诗发展史》;古继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书中第十二章“台湾新诗回归的前奏(二)——笠诗社”之第五节:“非马”(328-335页)。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另一本是:《现代短诗一百首赏析》;张贤明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书中收入非马先生诗作《看划龙船》、作者简介和作品简析(287-290页)。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转载]非马反响

附录《现代短诗一百首赏析》相关内容:

 

看划龙船

非马

 

如果鼓声是龙的心跳

那几十支桨该是龙的脚吧!

 

鼓,越敲越响

心,越跳越急

脚,点着水

越走越快越轻盈

而岸上小小的心啊

便也一个个咚咚咚咚地

一起一落

一起一落

 

爸爸们

请牵牢你们孩子的小手!

说不定什么时间

他们当中有人

会随着龙的一声呼啸

腾空而起

 

(选自《非马集》,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作者简介

 

非马(1936 —),原名马为义。广东潮阳人。生于台中,在原籍广东度过童年。台北工业专科学校毕业。毕业后到台湾屏东糖厂任职。1960年留学美国马开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在美国从事能源研究工作多年,现已退休,专心写作及绘画雕塑。1955年开始发表诗作和散文。著有诗集《在风城》、《非马诗选》、《白马诗》、《路》、《笃笃有声的马蹄》、《非马短诗精选》等。

 

 

作品简析

 

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船,是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传统习俗。它体现了中华民族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看划龙船》这首诗写的就是孩子们随大人看划龙船时的表现。歌颂了华夏子孙作为龙的传人,血脉里都流淌着龙的精神。

全诗分为三节。诗的第一节只有两行:“如果鼓声是龙的心跳/那几十支桨该是龙的脚吧!”长长的龙船有似龙的形状,船有浆而龙有爪,击鼓有声而心跳有音,诗人就此展开巧妙的想象,写“鼓声是龙的心跳”,这一新奇的比喻为后两节的诗意展开做了极好的铺垫。诗的第二节将水上的“划龙船”和岸上的“看划龙船”一同送入读者的阅读视野:“鼓,越敲越响/心,越跳越急”,这是对第一节第一句的呼应和续写;“脚,点着水/越走越快越轻盈”,则是呼应第一节的第二句,把龙舟竞渡的场面只从效果上做了诗意化的特写。如此紧张的场面,岸上的观众有何反应呢?诗人选取看什么都新鲜的小朋友们的视角:“而岸上小小的心啊/便也一个个咚咚咚咚地/一起一落/一起一落”,“小小的心”点明是孩子,“一起一落/一起一落”的复沓写法活画出孩子们的兴高采烈与欢呼雀跃。第三节是诗人生发出的奇妙想象,也是全诗诗意的升华:“爸爸们/请牵牢你们孩子的小手!”这一句为后四句蓄势,后四句:“说不定什么时间/他们当中有人/会随着龙的一声呼啸/腾空而起”。诗到此戛然而止。

在这首诗中,对比、夸张手法的运用和新奇、大胆的想象的加入,使得全诗留给读者的深刻印象不是水面上的龙船,而是高空中的小飞龙。它带给读者的惊奇、喜悦和振奋,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好像雨后你要去看飞瀑,却意外发现了彩虹。

 

(见张贤明编著《现代短诗一百首赏析》;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月第1版;287-290页)。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