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评非马的<鸟笼>
(2012-06-11 21:33:23)
标签:
怀鹰评论非马鸟笼现代诗杂谈 |
分类: 转载 |
诗有时可遇不可求,尤其是一首绝妙的短诗。短诗不易写,它可以说是一种冒险,如果内涵不足,或语言不够丰韵,很可能成为一首徒具外形而缺乏血肉之作。
非马的《鸟笼》之所以引起读者和评家的关注,我想,在于诗人谋篇布局的特殊性和诗歌语言的精粹。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一些看法:
诗题为《鸟笼》,显见诗人的立意。鸟笼是静物,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囚困鸟类的空间,这空间非常的狭小,但一些鸟类由于长期失去自由,又习惯了这空间的环境,便自然而然的接受。关在鸟笼里的鸟儿渴望蓝天的翱翔吗?关得久了,它们的翅膀渐渐硬化,也许再也没有蓝色和绿色的记忆。
诗人说:“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由谁来打开那囚禁之门?诗人也许是一名旁观者,不是鸟笼的主人,他只是呼吁人们——把鸟笼的门打开吧,让鸟儿恢复自由,回到大自然去。
鸟笼的门是不是开了?开了以后,鸟儿是不是能振翅高飞?
这个画面我们是看不到的。
“走”——那其实是诗人内心的呼唤。为什么不用“飞”?看来,鸟儿已无法再飞翔,只能用“走”的姿态走出鸟笼,即使笼门已开,鸟儿能回复本性吗?
诗人的眼光不在鸟儿,鸟儿“走”了之后,鸟笼便空了下来。鸟笼还是鸟笼,究竟谁获得自由呢?这自由其实是虚空的,它正等待另一只鸟儿,它永远都不自由,只要它是鸟笼。它的不自由,就是鸟儿的不自由,还鸟笼自由,就是还鸟儿自由,所以它是一语双关的。诗歌语言的精粹和跳跃性,有时并不那么容易理解,但一旦靠近它,便有一种微醺的感觉,这是诗的品味和内涵。我认为非马的这首诗,具有这种令人陶醉的魅力。
怀鹰http://www.burmesehub.com/?uid-2217-action-viewspace-itemid-6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