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非马双语短诗鉴赏:《台风季》
(2012-04-03 09:14:26)
标签:
转载 |
台风季
非马
每年这时候
我体内的女人
总会无缘无故
大吵大闹几场
而每次过后
我总听到她
用极其温存的舌头
咧咧
舔我滴血的
心
TYPHOON SEASON
William Marr
Every year at this time
the woman within me
rages violently
with no provocation
And when it’s over
I always hear her licking
my bleeding heart
with her tender tongue
[简评]
据《圣经》,女人来自男人身上的肋骨,因曰“我体内的女人”。当然,也可表示我与她之间的亲密关系。然而,时间久了,她有时“无缘无故大吵大闹”,导致我“滴血的心”。
想起几年前流行的一首歌曲:“我受伤的心真的好痛。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到底我是做错了什么?我的真情难道说你不懂?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于是,她用“极其温存的舌头”,“咧咧舔”之。如此《台风季》,终于偃旗,终于息鼓;生活,复归于风平,复归于浪静。
串读非马先生的几首爱情诗:《吻》,写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雪仗》,写初恋如雪;《落花》,写爱你永远;《恋》,写痴心不变;《微雨初晴》,写阳光之后的微风细雨;而《台风季》,则写恋爱成熟期或婚姻生活中的狂风骤雨。短短的几首小诗,却写出了恋爱的几个阶段,而不无启发。
汉英之间,“总会无缘无故/大吵大闹几场”对应英文 (the woman) rages violently / with no provocation(没有任何挑衅,女人仍大吵大闹)。比之for no reason或without reason, with no provocation在语气的传达上,要好多了。例如:
She bursts into tears at the slightest provocation.
稍一招惹,她就大哭起来。
She angers with little or no provocation.
她无缘无故就发怒。
“每次过后”对应英文when it’s over, 而不是whenever it’s over或each time it’s over, 乃淡化出之。再结合英诗开头的Every year, 可知这里用when, 可避免重复,正得体而到位。于细微之处,亦可见出诗家功底。“用极其温存的舌头”对应with her tender tongue,“极其”省译,同属淡化翻译之策略。
在第二个诗节中,汉诗六行,英诗四行。此类调整,在非马先生的双语诗中,常见不鲜。其实,诗歌翻译中的诗行调整,一如散文翻译中的语序调整或段落调整,均出于双语之间的行文习惯差异之考虑。
(张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