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非马双语短诗鉴赏:《山》
(2012-03-27 08:56:28)
标签:
转载 |
山
非马
小时候
爬上又滑下的
父亲的背
仍在那里
仰之弥高
MOUNTAIN
William Marr
It’s still there
for me to
climb
Looming from my childhood
my father’s
back
[简评]
读完便知,虽然诗题为《山》,写的却是父亲。所谓“山”,只是父亲的脊背。作为儿女,谁不曾在小时候在父亲的脊背上爬上又滑下?——多年后,父亲的脊背仍旧如山,且愈益高大。“仰之弥高”,令人想起四字成语:恩重如山。
“父亲的背”,令人想起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而非马先生的小诗《山》,连诗题在内只有区区22字,但其容量,却何其巨大!
最后一行“仰之弥高”,令人想起《诗经》里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的,似乎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才会真正欣赏钦佩自己的父亲。
又想起一首名叫《父亲》的歌曲:“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我的老父亲。”《山》的力量,绝不逊于此歌震撼人心的力量。
汉诗散读之时,可将诗题纳入内容之内:“山:小时候爬上又滑下的父亲的背,仍在那里,仰之弥高。”
英诗散读:Mountain: it’s still there for me to climb, looming from my childhood, my father’s back.” 再回译成汉语:“山:仍屹立在那儿,似乎等我攀爬——父亲的脊背,隐约自我的童年时代。”若将之与汉诗散读比较,可知情韵相仿相佛。
然而,若回观汉诗英诗,可知其间的字面差别,何其巨大。
从翻译的角度而言,正典型地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
若细加品味,可知译文的味道:何其醇厚,何其地道,简直不逊于汉诗。
(张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