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雨: 再短评非马的【越战纪念碑】

(2010-11-24 11:05:26)
标签:

非马

现代诗

通俗易懂

晦涩难懂

战争

人性

文化

分类: 评论非马

 



之所以说“再评”,是因为之前很多人也评过这首诗,尽管这是叶雨第一次评这首诗。
先看看非马先生的原文:

 


     【越战纪念碑】

  一截大理石墙
  二十六个字母
  便把这么多年青的名字
  嵌入历史

  万人冢中
  一个踽踽独行的老妪
  终于找到了
  她的爱子
  此刻她正紧闭双眼
  用颤悠悠的手指
  沿着他冰冷的额头
  找那致命的伤口



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到头来只用“二十六个字母,便把这么多年青的名字,嵌入历史”。战争的价值何在?二十六个字母?而战争的代价竟然是“这么多年青”人!第一段,四小句话,作者语气沉重,一种很深的闷喊,却分量十足。

然后的那段文字,平静得让人心碎!
“万人冢中,一个踽踽独行的老妪,终于找到了,她的爱子。此刻她正紧闭双眼 ,用颤悠悠的手指 ,沿着他冰冷的额头,找那致命的伤口。”

很久以前我曾读过这首诗。自从做了父亲之后,我才更深体会这首诗的情感和份量。平时我儿子的磕磕碰碰我都心疼不已,然后我会如何看这个作品?一个年轻人死了,就剩下几个字母刻在大理石上。母亲的眼里,她的孩子只是摔倒了。儿子,疼吗?让妈妈看看伤口,好吗?下次不要淘气,好吗?儿子的一路成长,一幕幕,就在母亲的手指间沿着字母的曲线刻画。

这个,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出来。然而却在平静中感动了读者。

二十六个字母之轻,战争之重;一个伤口之轻,人性之重!这在作品里做到了极其逻辑的融合和强烈的对比。作品伟大的灵魂,通过诗的杠杆,撬起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良知!

借由非马的作品,我个人批评另一些诗歌作者的创作风气:

非马的这篇文字通俗易懂。为什么?因为作品有伟大的灵魂!有了这个伟大的灵魂,那么当然要让更多的读者读懂。好的作品是“害怕读者读不懂”。

然而为什么这么多诗人的作品晦涩难懂,不停地加密解密,隐喻明喻玩文字游戏?因为这些个作品没有伟大的灵魂。所以怕人看懂,只能用文字游戏来掩盖自己的肤浅。这些肤浅的作品是“害怕读者读懂”。

也有不少诗人迷于诗、疯于诗,只要是诗,都喜欢,为诗歌而诗歌,为曲高和寡而高兴。可惜这些人只不过是高级肤浅者,用对诗歌的狂热来掩饰内涵的肤浅。

当然,有些诗人的作品有主题,有些内涵。但还他们是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小资层次,男女情爱的亢奋缠绵。愁、装愁、醉、装醉。观点、主题渺小。

《越战纪念碑》可以作为大我艺术的典范,是诗歌里的《舒德拉的名单》。

阅毕,觉得满屏诗歌,而佳作难求!呜呼! 

 

酷我诗评 http://www.coviews.com/viewtopic.php?t=371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