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路》自序
(2009-01-23 06:39:26)
标签:
非马诗集《路》自序文学科学以技养艺楚戈插图杂谈 |
分类: 非马诗话及序跋 |
温饱、生活安定的本钱,使我有余裕优游于诗艺之间,得到我无法从工程科技上获
取的心灵的满足。
远上台北去读工专,一方面是因为战争把我的家切成两半,父亲、大哥同我在台中
组成的半个家一直处在不安定的半真空状态之中,使我定不下心来读书,深以为苦
,一旦有机会远走高飞,自然不肯放过。另一方面,当工程师似乎是我从小便立定
了的志向。小时候住在闭塞的广东乡下,唯一同外界交通的现代工具,是偶尔经过
村口,突突在江上冒黑烟的一艘小轮船。我记得常常一个人站在江边,望着逐渐远
去的黑烟出神。大概从那时候起,身穿蓝色工作服、手拿丁字尺建设新中国的工程
师,使成了我幼小心灵向往的形象。
专,在时间上比三年高中加四年大学节省了两年,但那时候工专所采用的工程方面
的教材几乎与大学无异。短缩的时间造成了许多囫囵吞枣、消化不良的现象。而人
文学科的忽略,对培养一个现代工程师更是个严重的缺失。我深深相信,今天的工
程师不能再以专心于纯技术上的事务为已足;他必须能面对技术的、经济的、社会
的以及政治的种种问题作整体的考虑与处置。这其实也是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
基本素养。
进一步的科技训练。而科技的训练,无可否认地,对我的写作有相当的帮助。如果
说我的诗比较冷静,较少激情与滥情,文字舆形式也比较简洁,便不得不归功于这
些训练。
几首诗,但大多是习作。比起现时旅居美国的许多写诗的朋友,他们在离开台湾以
前便巳享有诗名,我可说是个特殊的例外。
成的隔阂,作者与读者间的交流免不了受到限制。我相信这是许多写作者在长期离
开本土后终致喑哑了的原因。写作是寂寞的事业,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有可能在
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写诗,最大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在台湾的诗友及读者们对我不见外的接纳与厚爱,经
常给我鼓励与殊荣,但科技工作在我漫长的写诗路途上为我提供了歇脚的驿站,让
我在疲累困顿的时候休养整补,也功不可没。这话反过来说也一样真实。
超短诗」,是我经常自我挑战,要用最少的字数表达出一个完美的意念,所产生的
作品。第二辑「即兴演出」包括一些我对人生百态的即兴感触。第三辑「梦之图案
」里有我几年前畅游黄石公园的记录。第四辑「华氏零下二十七度」收了我一些社
会写实诗。其中的社会包括台湾、大陆、美国、非洲以及中东等地,而以与我渊源
最深的台湾社会为主体。我希望用这些「入世」的作品,来证实我一向的信念:「
艺术」舆「现实」不是对立的东西。它们像「文学」与「科学」一样,也有相辅相
成的可能。
还表示愿意为我这本诗集画插图,实在令我高兴感激。我知道他是个大忙人,既要
研究古物又要作画写诗写艺术评论,肯为我这些不出色的小花添几片绿叶,使我倍
感友情的温润。
精神舆能力,把「尔雅」办得有声有色,拥有广大的读书人口。如果这本书无福受
到更多的人的喜爱阅读,我想只能也只有怪我自己了。
《路》,非马诗集,尔雅出版社,台北,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