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堡(水涧子东堡)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中国旅游 |
2020年12曰19日,随户外平台组织的游古堡团到蔚县来玩,坐大巴从北京到这还挺远,3个多小时。我们今天上午是看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白家庄的六个连环堡,大约下午3点左右看完后,又加餐看水涧子三堡,水东堡是我们看的最后一个村堡。(本文作者李辛海)

我们从水东堡西面进入,在村外有座纪念碑,不知是干嘛用的。正面碑额“万古流芳”,正面碑文“村民纪念碑”,背面碑文“河北蔚县水东堡村”,字体均为阳刻行楷,我估计是重修水东堡村的功德碑,大家捐款,以示纪念。

正面碑文两侧还有刻有双钩阴刻对联,但是被后贴的纸对联覆盖了。碑文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戊辰年桃月建”,这个很重要,建碑时间应该是1988年农历三月,从时间看是改革开放以后,公开建这样一个纪念碑肯定是比较正面的,但又不好说是功德碑(从碑额的“万古流芳”看是功德碑),有老观念之嫌,所以写了个纪念碑。由于匆忙,没能问问村民。
据载,水涧子三堡中最先建的是西小堡村,为了防止兵匪盗贼的侵扰,在村子四周筑起了堡墙,形成了一个村堡,就有了西小堡的村名。由于村子很小,堡内人丁兴旺,便开始外迁,建起了现在的水涧子西堡,简称水西堡。后来水西堡人口也多起来了,又在水西堡的东北建起了今天的水涧子东堡,形成了现在呈“品”字形的三个村堡。由于村边的一条涧沟常年有水(据当地老人介绍,涧沟的水由西北部的泉水汇成,经涧沟向南流入壶流河),所以这三个村堡都以“水涧子”冠名。

城门楼上有门匾,阴刻“水涧子东城”,也就是水东堡名字的由来。落款为“乾隆五十八年”(1793),应该是乾隆年间重修堡门楼的时间。水西堡明代的原名叫水涧子中堡,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水东堡村已经存在了。从水西堡建堡时间明嘉靖四年看,水东堡建堡时间应该是在明嘉靖四年以后的明代。蔚县的村堡基本都是明代开建的。
网上有文称:“据资料记载,水东堡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旧称水涧子东堡。据说乾隆初年,有一位居住在河北保定的刘姓人家逃荒来到此地,繁衍生息,渐成村落。”这是不准确的讹传,他把重修时间说成是建村、建堡时间,是不对的。反正网上文章都是抄来抄去。
魂魄是道教的概念。早在《左传·昭公七年》里就讲了魂魄为何物:"……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人死后,魄会消散,魂独存在。为了防止孤魂野鬼闹事,所以祭祀他们,以示安抚。
这是龙王殿的后面——观音殿,里面有新塑的观音像,有老乡跟着,没敢给佛像拍照。

这是堡门楼上的小庙,为尖山顶布瓦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为隔扇庙。南面是文昌阁,北面是魁星阁,中间有隔扇分开。有趣的是廊檐前伸,长过堡墙,屋顶上的雨水可以直接流到墩台下面的地面上,不会造成堡墙损坏,在蔚县古堡中实属罕见(参看本图)。

阁内一侧有古碑一通,大致辨识了一下:碑额“万古流芳”。上款:“创建文?阁碑记”。内文:“余不佞,不善为应酬文字而义举之,不容没……
从碑文中的时间与堡门楼门匾的时间对照,可以看出是先创建的文昌阁(乾隆五十一年),后有的堡门楼门匾(乾隆五十八年),这就说明堡门楼门匾的时间是重修时间,因为文昌阁之前堡门楼就在了,它才能在门楼上创建。
堡内街道呈“丰”字形分布,南北主街道一条,东西巷三条,长和宽分别为109米和114米,规模比水西堡小。据说堡内还有众多的地道,没有向老乡盘问。
据说,先后有《亮剑》、《狼毒花》、《平原枪声》等电视剧剧组来此选景,拍摄电视节目。
2013年8月26日,水东堡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北极宫也称真武庙,祀真武大帝(即北极玄天上帝),是道教中的北方之神,所以他的庙要建在村堡的北面。由于此地战乱不断,为了及早发现敌人,所以各村堡多建起高台,一则防御北方之敌,一则建庙庇佑堡内平安。在明代著名的长城志书《四镇三关志》中,就有“真武庙墩”的记载,军事上把敌楼和真武庙建在一起,遗址在河北龙井关。

古碑碑额:“永垂不朽”。上款:“重修真武庙碑记”。内文:“盖闻北方之地,其位曰坎水,其名曰禺强此。……今水涧子东堡正街之北,系有其庙……,台台之高,与堡墙筑,而庙居其上,不知始于何年,创于何日。而今颓坏之,彩已著棲……村中有善人刘公讳毅者,首倡义举,不吝资财,因其故趾而修之……”后面署名:“蔚州儒学廪膳生王元礼撰文。蔚州儒学生员刘高府书丹。其费用钱八万八千六百四十二文……。”落款:“乾隆伍拾捌年岁次癸丑四月毂旦立”。
这和重修堡门楼的时间一致,同时动工修缮的。由于以前的老真武庙,“不知始于何年,创于何日”,所以估计原来的村堡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后人都不知道何时所建,所以明代建堡是可能的。
忙忙叨叨的一天,转了9个村堡,很多地方锁着,走马观花,没和老乡聊聊,还有很多的遗憾和疑问,不知何时能再来。
全文完。
前一篇:水西堡(水涧子西堡)、西小堡
后一篇:西戴(Side)古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