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南堡

(2021-01-06 16:14:24)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中国旅游
2020年12曰19日,随户外平台组织的游古堡团到蔚县来玩,坐大巴从北京到这还挺远,3个多小时。我们今天的计划是看白家庄连环堡,第一站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的白南堡村。(本文作者李辛海)
白南堡
我们坐车下了京蔚高速,沿着239国道(下广线)来到白南堡村附近,下车后向村里走去,这是白南堡新村村口的铁牌坊。
据《蔚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大约在辽金时期(907~1234),此地开始建有一村,名为白家庄。后来在村北建起第一个堡子,取村名为白家庄后堡(今白后堡村)。随着村子的扩大,又陆续在村东、村南、村中分出了5个村子,一般是在明代都建了村堡,由此构成了白家庄六个连环堡。这种建筑格局主要是用于防御北虏和匪患的侵扰,一方有难,四方来助。
白南堡
这里前几天刚下过雪,由于天气寒冷,余雪未化。
蔚县古称“蔚州”,地处内、外长城之间,是北方游牧文化与汉地农耕文化的过渡带,这里地形开阔,土地平整,有“京师肘腋,宣大喉襟”之称。尤其到了明朝,北方游牧部落经常突破长城,袭扰内地,蔚县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由于无险可守,明代最初在这里建立了军堡,屯兵驻守,于是各村百姓也纷纷学着都建起了村堡,以求自保。数量庞大的蔚县古村堡成就了“长城脚下,还存在着另一个奇迹,那是河北蔚县的古城堡(罗哲文)。”的赞誉。
白南堡
这是白家庄六个连环堡的位置图,方位是上北下南,黄色方框中显示的是古堡的形状和范围,而不是整个村子。白南场堡和白中堡中间有个慈严寺。旁边有条古河,叫沙河,六个堡子临水而居,不过现在地图上已经没有这条河的标注。白南堡就是因为地处白家庄连环保最南面而得名,取名白家庄正南堡,简称白南堡。
白南堡
在新村的路边有几栋方方的土坯房子,大家都很好奇。
关于白南堡建堡时间,据《蔚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又在白南场堡的南面建了两座堡子。白家庄宁姓家族建一堡,取名白家庄宁堡,简称白宁堡。另一堡就是白南堡(旧名正南堡)。也有资料说白南堡是嘉靖年间(1522~1566)建堡。我认为是成化年间建村,嘉靖年间建堡,乾隆十四年重修。
白南堡
从小屋低低的入口看里面的景象,前后墙之间插了很多木杆,左右墙上有比较深的凹槽,对面墙上有一个气孔,我以为是烧窑用于烘干陶坯(未成品)的房子。两边的凹槽是放木板的,由于木板太长,放了陶坯容易下垂,所以加了木杆支撑。上面的气孔是烘干时放水汽的。
白南堡
地上的几个陶制的圆筒,这叫笼盔,也叫做匣钵,是烧陶瓷用的窑具。它用耐火材料制成,在烧制陶瓷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灰尘等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污损。
白南堡
这是网友拍的井陉县烧窑的南横口古村,到处都是这些圆筒,也就是笼盔。
白南堡
这是烘干屋下面的加热烟道,从屋中地上穿过,一边通烟囱,一边通烧火口。
白南堡
这是烘干屋的烟囱。
白南堡
这是烘干屋外面的烧火口,说明这里烧窑曾经红火一时。
白南堡
前面就到了白南堡的堡门,右面建筑是戏楼。
白南堡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堡内传统建筑众多,有建于明代的堡门楼、古戏楼、关帝庙、魁星殿和梓潼殿等。2016年白南堡村被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公布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白南堡
这是修复后的戏楼,光彩夺目。戏楼坐南朝北,正对着堡门。这里唱大戏可不是给堡门唱的,而是给堡门上的魁星殿和梓潼殿里神仙唱的。
白南堡
这是戏楼的柱础,雕成鼓形,十分细致,正中刻着“寿”字,应该是老物。
白南堡
这是戏楼的另一种柱础,也雕成鼓形,正面刻着牡丹花,侧面刻着鋪首,也是老物。
白南堡
这是白南堡堡门,门洞两边各出一阙台(类似马面),右面有一趟房子,据说是五道庙。白南堡也是独门堡,开南门,属三类古村堡。
三类古村堡的标准是:基本轮廓尚存,古迹遗存明显。
白南堡
堡门洞为三伏三券,上面三个门簪,在上面是门匾,砖雕阳字“正南堡”,两侧有两方砖雕瑞兽。
白南堡
堡门两侧突出有两个阙台,上面原来应该有钟鼓楼,重修时没建。两侧阙台下面各有一个小龛,老乡说是出殡时要在堡门口磕头,小龛里是烧纸的,不知是什么习俗。
白南堡
堡门洞全部青砖砌筑,遗存很好,门板新做的。
白南堡
登堡楼的小门在东侧。
白南堡
新建的门楼是小庙,据载朝南是魁星楼,朝北是梓潼殿。
道教的梓潼帝君源自于三国西晋时四川梓潼县一带的一个地方神信仰,元明年间道士将其引入道教,宋元之间屡受敕封,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明代亦以“文昌”名其宫观,并于学宫皆立文昌祠,文昌祠则祀梓潼帝君。由此“梓潼帝君”与“文昌星神”合二为一,成为科举功名的守护神。
白南堡
这是城楼两侧的阙台,应该建有左钟右鼓的钟鼓楼。
白南堡
白南堡不大,这是从堡门楼上俯瞰南北主街对面的信义宫(也是关帝庙)。
白南堡
这是俯瞰老宅的二道门,是座悬山式过门。
白南堡
这是堡门内侧。
白南堡
堡门内侧的门匾,双钩阴刻楷体“聚龍”二字,四周有卷草纹,落款:乾隆十四年(1749)重修。
白南堡
堡内的老宅,门窗木活还是很规矩的,十分精巧。
白南堡
一个门扇丢弃在路边。
白南堡
白南堡不大,没有修建真武庙,堡门对面建有关帝庙(信义宫)一座。两根旗杆很有特色。
白南堡
旗杆下面没用夹杆石,而是砌了一个石方框,上面一块石盖板,中间开孔,插入旗杆,别具一格。
白南堡
山门为砖雕悬山式过门,砖雕仿木结构,两个门簪中间有匾。
白南堡
门匾为阳刻“信義宫”三字,据说是关帝庙。“信義”二字见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解释为信用和道义。
白南堡
山门侧面,仿木构砖雕悬山式门楼做的漂亮。
白南堡
这是小庙的大殿,高脊尖山顶硬山建筑。
白南堡
山墙山花处的砖雕花饰,这种大面积形状怪异的花饰还是第一次见到,应该是老物。
白南堡
这是门头上双龙戏珠的透雕,十分精致。
白南堡
殿内壁画斑驳难辨,都是些三国演义的故事,一块一块的拼接而成,每个故事有题签。
白南堡
这个题签是:三顾草庐。
白南堡
这是白南堡村村委会大门。
白南堡
村里废弃的老宅,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白南堡
这是老乡墙头上堆砌着烧窑用的笼盔(匣鉢),前文中有述。
白南堡
墙头花纹精美的勾头(瓦当)和滴水,一个虎头,一个鬼脸。
白南堡不大,转了一会就赶快去看白宁堡,今天要看九个堡。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上苏庄堡
后一篇:白宁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