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历史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世界旅游 |
2019年10月,我们一行八人来到土耳其自由行,于10月16日在卡塔尔多哈转机,在这住了一天,17日上午我们到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一游。(本文作者李辛海)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Islamic Art)的设计者是著名的华裔设计家贝聿铭,整个设计过程颇有戏剧性。简述如下:
1995年哈马德·本·哈利法·阿勒萨尼(sheikh hamad bin khalifa
al-thani)就任卡塔尔埃米尔(国王)以后,制定了一项让卡塔尔成为世界文化中心的战略,20多年来,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和极富收藏艺术品的眼光,使卡塔尔有了文化艺术一线国家的地位。
埃米尔阿勒萨尼和玛萨雅公主对于艺术的共同认知和兴趣,成为整个卡塔尔文化艺术建设的领导者,于1997年开始筹建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最初的当选设计者不是贝聿铭,后来评委之一的路易斯·蒙雷亚尔向埃米尔极力举荐下,选择了贝聿铭,当时的贝聿铭已经90多岁了。
当时卡塔尔的文化大使请求贝聿铭,为首都多哈的滨海大道设计一座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他们转达了埃米尔(国王)的期望,要建一座像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一样、永久改变人们对艺术、建筑和收藏理念的杰作。
当时让贝聿铭在滨海大道上任选地址,但是他担心未来很多大型建筑建起来后,会遮蔽住博物馆的“光芒”,而要求在大海中填海造地,让博物馆脱离与其他建筑混在一起的影响。
于是在多哈海岸线之外建起了人工岛,占地4.5万平方米,迄今为止最全面反映以伊斯兰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拔地而起。

这是网上博物馆的俯瞰图,整体建筑一览无余,整个外立面如同很多方盒子交错叠加,同体的洁白在海水中十分抢眼。可以看到博物馆西面(左下)有一个露天庭院,还有一个码头,两个高高的灯柱十分明显。博物馆东面(上面)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堤岸,工程巨大。
91岁高龄的贝聿铭退休之后接下了这个项目,他花了六个月时间走遍了中东北非整个穆斯林世界,去了解穆斯林建筑和历史,阅读和借鉴穆斯林著作中的内容,为他的设计创建灵感。如他所说,捕捉住“伊斯兰建筑的精髓”。
整个土方工程(包括人工岛)和结构建筑,是由土耳其的一家公司负责施工建造的,于2006年完成主体建筑。内部设计由法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设计师让-米歇尔·威尔莫特(Jean-Michel
Wilmotte)进行,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耗资三亿美元,这座得到卡塔尔统治家族阿勒萨尼埃米尔授权的作品,被认为是贝聿铭最后的"宣言"。
贝聿铭这样论述他的创作理念:
“让光线来做设计”。早在70多年前,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就这样赞叹过光对建筑设计和造型的重要作用:“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

中央大厅的中心顶部,犹如一个万花筒,中心穹顶内不是圆弧状的,而是有很多不同的小切面,增加了万花筒的感觉,圆心有一个透光的圆孔,真主之光。然后外围是层层叠叠各种角度的方角,映着各楼层顶部的小圆穹顶,真是真主的万花筒。绝对的艺术大师,很少有人能在设计时就预见,建成后出现如此复杂的图案。

据说这种屋顶叫穆卡纳斯(Muqarnas),是伊斯兰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拱顶形式,“将斜角或冲天或几何形状的几何细分成许多微型斜角,产生一种细胞结构”,有时也称为“蜂窝”拱顶。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以错落的几何方式叠加成伊斯兰的风格建筑,简洁且朴实,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种硬朗的宏伟力量!
下面是展厅的部分展品,就挑着我感兴趣的零零散散拍了一些,有个大致的了解。
博物馆内收集并保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伊斯兰艺术品,其中涵盖了各个重要时期的绘画、玻璃制品、金属制品、陶瓷、纺织品和手稿,从公元7世纪到19世纪,跨越了1200年的历史长河。
百度载:“在所有的藏品中,最突出的是9世纪来自伊拉克的白色陶瓷碗,上面有钴蓝色字体题词。”矿物颜料钴是元代(1271~1368)青花瓷的主要染料,当时进口的钴料,即苏麻离青,用于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国产钴料仅用于中、小型器。由此看来上图文物中的钴颜料,可是元代青花瓷染料的老祖宗了。
碗 伊朗
10世纪
陶质,滑面漆。
碗中波斯人的形象同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西域人形象十分相似。
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从上图文物可以看到当时的玻璃制品还很原始,纯净度差,工艺水平也差,还是玻璃的原始色彩(绿色)。
百度载:“还有一个10世纪母羊形状的青铜铸头喷泉头,有可能是放置在安达卢西亚宫殿庭院中使用的。”
这个镜子上面都是花纹,怎么照人呢,不可理解,也许是在背面,没有说明。
这个灯座做工还是很精密的,全体有很多镂空图案,下面的小动物也铸造的十分精美细腻。
面具上有镀金的痕迹,在眼睛和眉毛的凹陷处,但是镶金的地方没找到。
波斯人的头盔很简洁。

百度载:“还有黄铜铸造的星盘(制于公元984~986年间,在伊朗或伊拉克)
,作为计算工具来观测天文、星象和地理,还能帮助人们确定面向圣城麦加的方向。”
星盘是西方古代天文测量的基本仪器之一,也是星占学家用于占星活动的工具,西方广泛地使用星盘来测量天体地高度。星盘的发端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在中世纪的欧洲和阿拉伯国家也很流行。
这种星盘也叫简平星盘仪,是将天球坐标立体投影到平面上而制成的,故其有平面天球星盘之名,又称为简平仪。它用于夜晚观察星辰拟定星象或星位,白天观察日影确定时刻。
这件文物像是窗户,可以看到非常细密的镂空图案,又是石头的,非常不易。
这件文物标着马赛克(mosaic),其实是陶板烧釉的,不知为什么说是“马赛克”。
门上白色的部分都是象牙雕的,图案非常细密。
羊皮纸的使用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第四王朝,但现存最早的实物文献是第六王朝的皮革零碎卷。早期在埃及使用的皮革纸不是经过处理的羊皮纸,仅仅是简单的皮革制品。公元前500年,佩加蒙发明了经过特殊加工的“羊皮纸”,用来代替被竞争对手亚历山大垄断的莎草纸。
陶瓷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