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磬锤峰

(2019-10-03 14:43:34)
标签:

旅游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中国旅游
承德的磬锤峰很早就知道,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来实地观看,2019年9月2日同夫人一起驾车来玩,了却一个心愿。一大早从宾馆就出来,先去的溥仁寺,但是这里封住了,还没有修缮,不让看,于是前行去看磬锤峰。(本文作者李辛海)磬锤峰
这是磬锤峰的游览图,由于这时不是旅游高峰,所以停车场里冷冷清清。为了节省时间决定坐缆车,工作人员说如果爬山上去(从普乐寺上有山路)需要2个半小时,坐缆车30分钟左右。夫人不爱爬山,我一人独行,虽然票价往返80元,但是时间更重要,快去快回。
磬锤峰
据介绍:磬锤峰索道于1988年6月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平面长达1620米,斜面长1648米,高差127米;共有37个支架、180个吊椅,单程运行21分钟,当时为全国最长的吊椅式索道。
磬锤峰
当天晴空万里,虽然是承德,但是太阳直射,还是很热的。游人不多,很多座椅都是空的,在高处俯瞰深谷,不免有些心跳。
磬锤峰
在缆车上看磬锤峰那根大棒槌,有人形容为:“大地的拇指,“上帝的拇指”等等,不一而足。
磬锤峰
这是景区大门,门额写着“磬锤峰”三个大字,两边有一副对联:“千古精灵擎天一柱齐日月,亿年神针定海万顷转乾坤”,像是现在撰写的。
磬锤峰
进门后有一块碑,两块牌子,一个是1982年批准为国家风景名胜区。一个是1993年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河北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上面的简单介绍是:磬锤峰俗称棒槌山,海拔596.26米,峰柱高38.29米,上部直径15.04米,下部直径10.27米,重约16200吨,被誉为上帝的拇指。景区位于承德市区,总面积2200公顷,主要有磬锤峰、蛤蟆石、宝山寺、麻祥墓等景观。
磬锤峰
这是在登山途中明显的丹霞地貌。
亿万年前,承德市区处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古河湖盆地上,构成了承德盆地的砾岩,属于钙质砂砾岩,极易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所溶蚀,从而产生千奇百怪的造型,逐渐形成了丹霞山地貌的奇观。
磬锤峰
没走多远,路边有个小庙,就是宝山寺。
宝山寺建于清朝中后期,由名僧麻祥主持建造,寺庙坐西面东,背倚磬锤峰北延的石壁。小庙仅设正殿一座,面阔三楹,旁接敞廊(也许是后加的),面阔两间。宝山寺借用后面的岩石为后墙,凿孔穿梁搭建而成。寺庙东南百余米处,是建造宝山寺的名僧麻祥的墓塔。
磬锤峰
殿内主供宗喀巴、五世班禅、七世达赖、不动金刚、弥勒佛五尊佛像,是在殿内后面的岩石上浮雕而成。
正中的就是宗喀巴像,百度载:宗喀巴(1357~1419)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左面的是五世班禅,本名:罗桑益西贝桑布(1663~1737),后藏人,藏传佛教格鲁派大活佛,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敕封第五世班禅额尔德尼(参考百度)。右面的是七世达赖,本名格桑嘉措(1708~1757),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因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被废黜,所以1719年清朝政府正式承认他为第六世达赖喇嘛,以取代前任。但是广大的藏民和宗教界人士一致承认仓央嘉措是第六世达赖喇嘛,而认为格桑嘉措是第七世。后被被清朝政府默认同意。
磬锤峰
最右面的是弥勒佛,百度载:弥勒佛即弥勒菩萨,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
磬锤峰
最左面还有一个叫不动金刚,也称不动明王 、不动尊菩萨。“不动”,指慈悲心坚固,无可撼动;“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驾驭一切现象者,故又称为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参考百度)
磬锤峰
这是殿外敞廊中左侧的雕像是吉祥天女,是婆罗门教-印度教中的幸福与财富女神,相传为毗沙门天王之妹。佛教吸收她为护法天神 ,是四大天王之一多闻天王之妹 。雕像头戴宝冠,右手执法器,坐在坐骑上,画面十分生动,古老而神秘。
磬锤峰
敞廊右面雕像是米拉日巴佛,他生活于1052年~1135年,噶举派(白教)上师,创教者之一,其本尊为喜金刚,雕像头有宝光,面部青绿,手执莲花,坐于莲台上,法相庄严。
当地人说,这座寺庙曾被毁掉了。上世纪80年代来玩时,还没见过这座寺庙,只有石刻犹存。现在的寺庙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重建的。
磬锤峰
这是麻祥墓塔,新修的,没有老物件,不知原样是否如此。承德的寺庙有一大特点,就是藏传佛教的多,连这么座小庙也是如此,建筑形式是汉藏交融。
磬锤峰
在宝山寺旁边有摩崖石刻一幅,落款是:康熙锤峰落照诗:“纵目湖山千载留,白云枕涧报深秋。巉岩自有争佳处,未若此峰景最幽。”也许是后人所刻,字迹清晰,没有风化。
磬锤峰
过了宝山寺上到一个山脊,驴友称之为“北龙脊”,通往磬锤峰大棒子。
磬锤峰,古称石挺,俗称棒槌山。据测量,磬锤峰海拔596.29米,槌高38.29米,连同基座高59.42米,上部直径15.04米,下部直径10.27米,体积约为6508立方米,重约16200吨。
磬锤峰
来到磬锤脚下,却只能远观而不可近触。在巨石中腰的位置长着一棵树,在那种地方居然不死,只能靠每次下雨的雨水活着,真是不易。
有文称:磬锤峰半山腰有棵树龄达300余年的桑树,名蒙桑,虽生长在石缝间,却长得枝繁叶茂,结白桑葚,又肥又大,据说,吃了它可以益寿延年。
磬锤峰
通往顶部的路封住了,有人把守,说是风化严重,怕有落石伤到人。上面空无一人,没好意思翻过去看看。
磬锤峰早在15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记载:“濡水(今滦河)又东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派合……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牧守所经,命选练之士,弯弓弧矢,无能届其崇标者。”文中所述的“石挺”就是磬锤峰。
磬锤峰
我只能用其他驴友的照片展示上面的景象,真是遗憾。当地有句老话:“摸摸棒槌山,能活一百三。”现在很多游客因摸不到大石柱子而懊恼。
《水经注》中所说的:“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牧守所经,命选练之士,弯弓弧矢,无能届其崇标者。”意思是石挺在高山上,孤石高耸入云,三面面临悬崖,高达上百仞(古时八尺或七尺叫一仞)。牧守(指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经过这里,挑选射技高的射手,用力往石顶上射箭,也没有能射到上面。
磬锤峰
从磬锤峰上远眺市区一带。
磬锤峰名字的来由,据说是在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因该峰状似“磬锤”,特赐名为“磬锤峰”。为了观赏磬锤峰,康熙帝在避暑山庄西山上建造了一座“锤峰落照亭”,与磬锤峰遥遥相对。
磬锤峰
为了看清磬锤峰的全貌,再看看蛤蟆石,于是从磬锤峰右面的山路下穿一个U型谷,来到磬锤峰对面,拍一张磬锤峰全貌,果然是雄伟异常。
据说避暑山庄选址时,专门负责堪舆(风水)的钦天监官员对磬锤峰大加赞美:“石挺云举,地势龙兴。”认为石挺像阳具,皇上可以多子多孙、褔祚绵延。
磬锤峰
这是网友俯拍的磬锤山,右面是磬锤峰,左面是蛤蟆石,中间有一个U型谷,有步道相通。
康熙帝在《芝径云堤》(康熙三十六景定景诗之二)一诗中描写磬锤峰:“自然天成地就势,不待人力假虚设。君不见,磬锤峰,独峙山麓立其东。”
磬锤峰
这是从避暑山庄西山上眺望磬锤峰和蛤蟆石,两者之间有个U型谷,近处的塔是避暑山庄永佑寺塔。
雍正帝在《热河闲咏》一诗:“塞北开行殿,窗临万壑松。云封双塔岭,烟锁磬锤峰。飘渺层峦接,盘回曲径重。红尘难到处,何事不从容。”诗中也提到了磬锤峰。
磬锤峰
磬锤峰三面悬崖,还是很险的。
乾隆帝在《赋得锤峰落照》中写:“一柱标云汉,千峰最上层。亭亭明夕照,煜煜蔚霞蒸。落景连空翠,腾光入碧澄。西岸翻直影,东户引闲凭。何必忧骚客,端宜悟苾僧。送将朱鸟隐,挂得玉蟾升。逸趣发菁藻,余晖带绛缯。神锤工体物,惟是圣人能。”落款是 “乾隆甲戌年大暑”,即乾隆十九年大暑。此诗刻在石碑上,立于锤峰落照亭旁。
磬锤峰
这是馨锤峰对面(南面)的蛤蟆石,但是由于三面也是圆滑的陡坡,有危险性,所以也圈起来不让靠近,还有专人把守。从后面照了一张,看不出来。
 据介绍:蛤蟆石长约20米,高约14米。蛤蟆头探出悬崖,腹下有南北两个空洞,洞体南北相连,东西贯通,当地人说可以爬着穿过,是承德十大自然胜景之一。
磬锤峰
这是网友从前面拍的蛤蟆石,果然有些像,也能看出下面的一圈光秃秃的陡崖,明显的丹霞地貌。蛤蟆石和磬锤峰还有很多传说故事,不再赘述。
承德日报讯 (记者韩元信) 2011年8月2日,在第三届中国丹霞文化旅游节上,“中国丹霞十大美景”评选结果揭晓,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的磬锤峰被评为中国丹霞十大美景之一。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双塔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