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2019-09-07 07:11:01)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中国旅游
2019年8月4日,随户外平台组团到蔚县看古堡,这天来到蔚县的西大坪堡一游。我们是顺着109国道来到这里,在公路边就能看到东面山坡上的古堡,雄伟壮观,阴郁的天气,也给古堡增添了不少压抑和凄怆的气氛。(本文作者李辛海)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大西坪堡(百度、高德地图标注的是“西大神堡”)位于张家口市蔚县西合镇西大坪村村西的一处土崖之上,俯瞰109国道。
从下面看古堡有一个大的缺口,有人说是为了瞭望敌情所留,我认为是岁月的侵蚀所倒塌,在这么陡峭的地方修筑高墙就是为了防卫,怎么会留这么大的一个缺口呢,而且观察敌情也用不着留这么巨大的缺口。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这是西大坪堡的卫星位置图,左面下车的地方是109国道,西大坪堡的平面是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最右侧是现在的西大坪村,古堡和村子中间有三圣庙,老戏台和观音庙三座建筑。
我们在看到古堡的地方下车,有一条明显的乡村土路从西大坪堡的下面穿过,走到跟前,我是从北面的山沟迂回爬上了古堡的后面(东面)。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这是从北面的山沟仰视高高的堡墙,十分壮观。
据说,解放前,这里叫西大(读“代”)城,也叫西大神,村里以葛姓和武姓居多。上世纪六十年代“四清”运动时,因西大神的名字不革命,改称西大坪,归祁家皂乡管辖,九十年代撤乡并镇后,归西合营镇所辖。现在高德、百度地图上还称之为“西大神堡”,开车自驾的定位时要注意。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西大坪堡的东面为平地,与西大坪村相连,其余三面都是陡峭的土崖。城堡的北面(右侧)山沟里堆满了建筑垃圾,估计是村子里图方便,都倾倒在这里。
据说,此堡为军堡,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执政时期),此后的二百多年中,这座古堡一直有明军驻扎,历史上没有发生过惨烈的攻防战。清以后,此堡不再屯兵,却成为老百姓躲避匪患的避难所。大西坪古军堡背靠高崖台地,三面是高高的土崖,堡墙用黄土夯建,残高7~8米左右,从下仰视,巍峨耸立。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上到西大坪堡的后面,看到了西大坪村的一个小庙,由于后队还在陆续往上爬,我就先到小庙一游。小庙门开着,好像是要维修,赶快进去看看。
据蔚县史志办常务副主编刘国权说:明初的时候,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在此建西大坪堡。它的下面是蔚州通往宣化府的一条大道,西大坪正处在“四十里平台(台地)”的边缘地带,下面就是一马平川的河川区(壶流河),在这里建堡能够扼守住下面的那条通商大道,防止胡人骑兵突入腹地,所以它建的位置特别险要。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小庙的山门古朴典雅,还保留着原始风貌,工艺考究,为尖山顶硬山过门,高高的正脊显得挺气派。
上文中所说的“四十里平台”,也叫凤凰台,位于蔚县西合营镇东北约2.5公里处,俗称四十里圪垯,或四十里坡,也叫四十里平台,就是一块长度约四十里的平坦的台地。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这是小庙的正殿,匾额为“三圣殿”,面阔三间,前出廊,尖山顶硬山建筑。正脊和垂脊均已残损,再不修就容易塌了。前廊两侧有壁画,左侧廊壁下有土地爷小龛一座。
据乾隆年间刊印的《蔚县志》上记载,凤凰台(四十里台地)上有六座村堡。据说目前仅残存两寨三堡(西大坪堡、小枣堡和羊圈堡),古风犹在。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庭院内有功德碑一座。
佛教寺院的三圣殿,一般供奉的是所谓的“西方三圣”。居中是阿弥陀佛,居左是观世音菩萨,居右是大势至菩萨。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正殿右侧有观音殿一间。
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据《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成佛前立下最大一愿是:他成佛后,信奉他,持诵他名号的人,寿终时他将亲自接引,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正殿左侧有寮房一间。图中可以看到正殿前廊下面的土地爷小龛,还有个小香炉。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三圣庙的对面是一个老戏台,面阔三间,卷棚顶硬山建筑,也已经是老态龙钟,有个老乡在里休息。庙和戏台中间是个巨大的空场。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在通往西大坪村的路边,远处还有一个单开间的小庙,门额写着“观音殿”。由于较远,没过去看,估计老东西都没了。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这是队友工藤用无人机拍的西大坪堡俯瞰照片,我用黑字标明了一些位置,最上面是西大坪村。可以看到三圣庙和戏台的位置,还能看到它们周围有一道方形的土墙遗迹,我估计是西大坪堡军屯的遗址,紧挨着西大坪堡,原来的屯子不大。这些都要在俯瞰图中才能发现。也可以看出村墙与堡墙的规模相差甚远。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我看完戏台和小庙后又回到古堡,后队也都上来在驻足观看。
军堡和村堡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军堡主要用于军事目的,一般都是建在军事要害之地,也多是地形险要之地。另外军堡是屯兵的地方,驻扎的是正规军,军堡一般都是官府所建,所以建的比较高大坚固。而村堡多建在平原村庄,方便农田耕种,以原有村子为基础,百姓自发建设,主要是防匪防盗,武装多是乡勇民团,所以村堡的堡墙建的比较一般。蔚县的军堡面积比较小,村堡面积比较大,也是一个特点。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我们绕到古堡南面,这里有一座堡门。
我认为西大坪堡旁边的小屯子很可能和军屯有着紧密的关系。明代的军屯和我们建国后的军垦十分相似,就是驻军自给自足。西大坪堡里面不能常年有上百人呆着不动,所以小屯子应该是军队和家属屯垦住的地方,里面还有小庙和戏台,城堡是作战的地方。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队员在观看堡门。
明代初期的军屯规模之大,为历代从未有过。为了促进军屯的发展,朝廷调拨土地、耕牛、农具和种子,初期土地不征收税粮。洪武六年(1373)各地军屯月粮完全自给,且有盈余,朱元璋曾夸口:“吾京师养兵百万,要令不费百姓一粒米”。西大坪堡建于明洪武年建,和明代初期的军屯制度时间吻合。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西大坪堡的堡门,一些队友在门口往里看,为什么不进去呢?就是因为下面的路被雨水冲出了深沟,估计有3~4米深,很不好过去。
古蔚州,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对峙的前线,也是游牧文化由此南下,和汉文化在此冲突与交汇的地方。为防止战乱的损失,蔚县各村建立了大量的村堡,素有“八百村庄八百堡”之说,但是,留存下来的军堡并不多见,西大坪堡最为典型,最为险峻宏伟。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这是被水冲处的深沟,虽然是土沟,但是很陡很深。这些沟的形成是因为古堡有一圈高墙,只有一个出口,下大雨时,大量的水只能从门洞里涌出,久而久之,就冲出了这些深沟。
长城专家罗哲文曾高度称赞蔚县的古堡:“在世界的东方,存在着人类的一个奇迹,这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在长城脚下,还存在着另一个奇迹,那是河北蔚县的古城堡。”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我也想进去看看,先是贴着右壁过到中间,然后要再贴着左壁进到里面,但是往左贴很不好掌握平衡,上身要往后仰一些,为了防止万一,就退了出来。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在古堡面前人显得十分渺小,堡门比较窄而高,细长的,很有特点。外券大,内券小,还装饰了一下。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这是队友拍的堡内景象,有三四百平米大小,平平的,没有任何建筑,西北角塌了一个大豁口。从堡墙的痕迹看,堡墙应该是分段夯筑的,倒塌的豁口正好是一段夯筑墙的位置。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这是站在古堡南面的深沟后面拍古堡和堡门,堡墙分段夯筑的痕迹清晰。
据说电视连续剧《走西口》中,土匪头子刘一刀的匪窝黑土崖,就在这里拍摄。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这是队友工藤无人机拍的古堡俯瞰图,三角形的两条边是直的,一条边则是圆弧状,我认为西大坪堡是在原有地形上修建的,属于随形堡。
这里也是蔚州八景之一的“凤台新雨”所在地。凤台即指西合营镇东北约五里之外的“凤凰台”,俗称“四十里圪垯”。包括祁家皂、小枣堡、羊圈堡、西大坪等村庄散布其上,壶流河水自西南缓缓流经其西,并绕而北去。(参考百度)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看完古堡后从南面的另一条深沟下去,回身拍了一张露出堡门的照片。
据说,每值春雨迷蒙之中,远望凤凰台上,俨若一座城池,楼阁影影绰绰,雉堞依稀可辨,故旧日人们称之为“凤凰城”。凤台新雨如此绮丽,吸引着骚客文人赋诗抒怀:
远望凤凰台,烟支迷其所。
有时显雉堞,言言竟如许。
我闻青云城,仙人侈翚举。
谁为移尘寰,苍然屹平楚。(参考百度)
西大坪堡(西大神堡)
快下到山下时再拍一张古堡,古朴雄浑的古风犹存。右面是下山的路,我们游览时间不长,抓紧时间去赶下一个目的地。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澍鹫寺
后一篇:祁家皂军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