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2019-03-07 17:33:50)
标签:

旅游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长城游记
亓连关长城由于那个“亓”字而颇为吸引人,去年曾经从这里往西穿越到慕田峪长城,这次看到户外平台组织从这里往东,穿越到神堂峪官地村的活动,于是报名参加,40多人于2019年2月23日乘大巴来到北京怀柔的莲花池村。(本文作者李辛海)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到达后下车,在复制的亓连关城(门额题字:亓莲关,不知何人所题)下面集合留影,原来的关城在开通范崎路(范各庄~崎峰茶村)时被拆毁,在公路旁边移位重建,但否是原来的样子,尚无对证。
亓连关位于北京怀柔雁栖镇莲花池村,当地人也称“莲花池关”,距怀柔城区北4公里处,雁栖镇全镇21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111国道和范崎路纵贯南北,沙通铁路横跨东西。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在关楼旁边有一块全国文保碑:长城(亓连口城堡)。
据《怀柔文物集成》记述,亓连关关内建有两座城堡,一为亓连口城堡(也称莲花池堡),一为长园堡。莲花池堡(亓连口堡)位于关口南一里,河西岸,堡长 100 米,宽 48米,南向,开有东西两门。由于集体活动没能去探访莲花池堡。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亓连关城的登楼处,侧面有台阶可上。
长园堡古称长园营堡,北距亓连关六里许,曾为石塘路最西屯兵之所,没设在关口,却与亓连口、神堂峪口相距不远,一旦有战事,可以派兵相援,具有战略意义。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复建的城楼,破烂无人管。据说亓连关原来关门甚好,门外还有两门大铁炮,1972年文革期间,修范崎路大桥时将关门拆毁,铁炮被卖了废铁。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亓连关前面的雁栖河,公路就是范崎路,原来的关城应该在眼前的桥头位置。
据《四镇三关志》<蓟镇形胜·乘障>载:“石塘岭下,开(亓)连口关,永乐年建,通大川,正关水口宽漫,通众骑,极冲。黄草洼南山墩东敌台三空,通单骑,冲。迤西各墩空,通步,缓。”这里所说的“水口”就是指这条雁栖河。这里的地势宽漫,通众骑,是及其冲要之地。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我们的正副领队对于上山的路产生分歧,副领队说城楼前面上山的路有铁丝网,不好走。于是我们五六个人跟着副领队从城楼后面一个农家院旁边的小路开始上山。回来一问正领队,其实前面的路很好走,还上山快。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我们从后面没费什么劲也上了长城。这段长城属于明代蓟镇石塘岭路所辖。
据《四镇三关志》<蓟镇形胜·疆域>载:“东自山海关,连辽东界,西抵石塘路开(亓)连口,接慕田峪昌镇界,延袤一千七百六十五里。”“石塘岭路,东自陈家峪口,西抵开(亓)连口,延袤二百五十里。南至怀柔县,密云县。石塘岭属下各隘口至怀柔县约三十五里,白马关属下各隘口至密云县八十里。”这里记载的是蓟镇的所辖范围,开(亓)连口是蓟镇最西端的关口。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这里是我们这次穿越中遇到的第一个敌楼,为了方便记述和读者理解,姑且算是1号楼。这个敌楼全部毁掉,只余基座。
这里的蓟镇是指明代长城的九个防守区段之一,这九个区段叫“九边”,也称“九镇”,即每边设镇守(总兵官)管辖,这个体制初设于明成祖时期 , 经洪熙、宣德、景泰、天顺、成化各朝 , 到明孝宗弘治年间设置完成。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是我们遇到的2号敌楼,也是塌的没型了,只余基座。
明神宗万历年间,明朝西北和东北都遇到强敌,于是在固原镇分出临洮镇,从蓟州镇分出山海镇,此后称为九边十三镇。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第一个山险,岩石顶上是个断头墙。我们穿越的这一段长城,非常刻意的利用所有山险建墙,大大小小好几处。年轻的队友从山险上过,不想冒险的从下面绕。
《史记·蒙恬列传》载:“筑长城 ,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 ,至辽东 ,延袤万馀里。”以险制塞是历代修筑长城普遍采用的指导原则之一。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是山险断头墙的顶端。
如《孙子》中所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圯地,有围地,有死地”;《吴子·论将》也指出,“路狭道险,名山大寨,十夫所受,千夫不过,是谓地机”,古人历来都强调利用自然地理条件的险要,构筑军事防御体系。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里的城墙规格不高,用粗略加工一下的石块垒砌,用小石块塞住加固,这种砌墙方法叫“干插边”。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年轻的队员都爱在险处拍照,显示自己的能力。
莲花池村并无亓姓人家,大都是明代山西的移民。据老人说,村内有莲花泉,泉水喷涌而出,状若莲花,村庄由此得名。古籍中的亓连关也有写做“开连关”的,不知是笔误,还是与莲花泉有关——开莲关。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是3号敌楼,驴友们俗称“午睡楼”,或“睡楼”,如何得名,不得而知。
亓连关这个名字很独特。关于它的得名,有几种不同说法:一说是一位名叫亓连的督军带领修关,身先士卒,不幸殉职,为纪念这位督军而将关名定为“亓连关”。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3号楼保存比较完后,2*4眼的规格,顶子没塌,由于楼口比较高,领队催着赶快走,我就没上。
亓连口关得名的另一种说法:相传修关时条件艰苦,耗时数载,极尽人力物力。由于粮食供应不及时,饿死了很多人,百姓称其为“缺粮口”,后讹传为“亓连口”。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经过午睡楼以后是一个陡降,可以看到山沟里的档沟楼,这些楼名都是墙友自己起的。档沟楼顾名思义,就是挡在山沟里的敌楼,从远处看保存完好。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远处山顶上的孤楼是小站楼,也有称高楼的,是我们这段行程中的最高点,下面是档沟楼。领队说我们的行程中有三起三落,三个很大的升降,从亓连关到这里下到沟底是第一个升降。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前面是个山险断头墙,我们只能从侧面绕过去。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回望刚才的断头墙,古人专门找这样的地方修墙,既可以省工省料,也可以增加防御功能。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段下降坡度较大,也很长,个别地方挺较劲,碎石的残城墙到沟底就没有了。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是4号敌楼——挡沟楼,3*3眼的规格,坐落在山沟中间的山崖上。虽然是孤楼,但是堵在山沟的要冲上,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由于集体活动,领队又催快走,所以从档沟楼旁边擦肩而过,没能去看看。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从沟底又开始上升,去爬那个最高点的小站楼,个别地方费点劲,这里没有城墙。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终于来到山脊的垭口,山阴处冬日的积雪还没化,队友们纷纷留影。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我们从垭口处往南去找小站楼(高楼),路上的积雪还有些滑。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在高处回望我们走过的路,上面的敌楼是午睡楼,下面的是档沟楼,可以看到一条往下的细线,很深的陡降,这就是我们刚才走过的碎石残城墙。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终于来到了5号敌楼,小站楼(也称高楼)。这个楼感觉又细又高,3*3眼的规格,保存很好。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在5号楼的东面有一条三等边墙挡在楼前,是一道防御工事,碎石垒的雉堞尚好。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条城墙垒至山险悬崖而止。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个敌楼楼口挺高,在石缝中有墙友插入的细树枝,多有踩断,只能在下面看看而已。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在主峰上往南远眺,山脊上有条细线,那就是我们要走的长城(由北往南)。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从5号敌楼下来又是一个陡降,这是三起三落中的第二个上下。还可以看到山坡中有一个Y字形的三岔墙,右面的一岔墙不知通哪里,左面一岔墙通往山险。下山时没看见,只有离远了才能看出来。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左面的城墙通到山险,为了防止敌人从石缝中攀岩而上,还把石缝用碎石砌上,古人真是考虑细腻,一切都是为了5号敌楼的防卫。这要是在夏天,树叶长出来,这些工程很难发现。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下面是6号敌楼, 3*3眼的规格,墙友称之为“四壁楼 ”, 中间都塌了,仅余四面墙还立着。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在残楼里可以看到这个楼似乎没有拱券砖顶,有些像金山岭长城中的木芯楼,他们叫做敞楼,就是四面砖墙,中间立木柱,架横梁,铺木板,上建楼橹。由于是木芯,所以很容易毁坏,但是墙面保留完好。这个楼子还能看出是方形箭窗,箭窗上没有券砖,方窗上的石横梁被人弄走了。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残墙上的雉堞,碎石垒砌,没有石灰勾缝。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里是7号敌楼,没有看到墙友起的外号,估计和6号楼是一种规格,也是木芯楼,但是拱型箭窗。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可以看到6号楼的内墙是垂直的,没有拱形的砖顶,这是木芯楼的一个特征。这个残楼的倒塌在于地基不稳,塌了一边。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是前面的长城,第8号敌楼旁边有个像鱼背一样的巨大山石,也有队友说像面包。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也算是一个奇石山景。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是8号敌楼,保存完好,3*3眼的规格。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个敌楼也是楼口离地面很高,除了下面垫了很多砖,又在墙缝中插了树枝子作为中继,我看有些悬,没上。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过了8号敌楼前面不远,又是一个山险断头墙,需要下来绕行。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里是9号敌楼,2*2眼的规格,保存很好。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个楼口也是离地面很高,不易进入。估计是因为这里的长城城墙的等级太低,防守困难,所以把楼口抬高,增加敌人进攻的困难。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过了9号楼就是一段倾斜的石面路,要仔细的挑选上面的石窝踩过去,由于石面比较粗糙,摩擦力比较大,还是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恐高的女士就坐在倾斜的石面上蹭过去,男士在旁边保护。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倾斜的角度还是挺大。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我靠在石头上往下拍了一张,活动的报名中注明:恐高勿报。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男士在下面保护恐高者。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里的城墙都是断断续续,都是利用山险,在两个山头之间建有小段城墙。对面石崖上的小路,人要贴在石壁上才能过去。
亓连关长城穿越官地村之一
这条小路是个突出的石缝,大约15厘米宽(宽窄不一),又有雪,还是上坡,下面是90度光光的崖壁,要十分小心。
本文未完,下节接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