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2018-09-12 07:53:26)
标签:

旅游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长城游记
本人一直对古长城和古迹颇有兴趣,又喜欢户外郊游,正好看到山哥户外有到白马关长城的活动,于2018年9月8日报名参加。
白马关村,隶属密云区冯家峪镇,位于密云城及镇政府北部。当天天气预报多云,初秋气温还是挺高,28度。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阴云下的白马关河,就在公路边上,公路的另一边就是白马关村。
由于领队也没来过,所以也是探路,所走的路线有些来回曲折,我是回家后按顺序整理了一下。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白马关村沿着公路一侧有好几里长,这是村里广场上的白马雕像。白马关村是明代长城的一个关口,是密云通往塞外正北方向的重要通道。
白马关之名源于白马川,白马川之名又源于旁边的白马山。从城堡北去十余里的长沟即为白马川,山川长三十余里,白马关河流经其中,山峡路窄,山峦起伏,地势险峻。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白马关堡的南门入口,旁边立一小白马雕像,雕的是传说中杨六郎的白马,被认为是白马关名的由来。
明代密云隶属蓟镇,蓟镇为明九边重镇之一,所辖边防从山海关到昌平的居庸关全程1200里。密云境内设边城四路,白马关属石塘路长城段,亦属边城要塞。明永乐年间开始在白马关修建城堡,起初是一座简易小城堡。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白马关堡的南城墙,东南角似乎有一个马面墩台。
据《四镇三关志》<蓟镇形胜·乘障>载:“石塘路关寨二十三,白马关下,……白马关,永乐年(1403~1424)建,通大川,正关河口,通众骑。极冲。红土峪并庄叶峪,通单骑,余通步,缓。”而这座城堡,《四镇三关志》载:“白马关营城堡一座,洪武年(1368~1398)建。”这可能是最早的记载。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白马关城堡的全国文保石碑,旁边是城堡的简介石碑,除此以外还有密云县1966年设置的文保石碑。
明朝时白马山自然形成了与蒙古部族的分界线,大山南面为明朝属地,大山北面为蒙古部族地域。明朝政权在白马川的山峡路窄的战略要塞修筑长城关隘,筑起了这座城堡。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城墙由大块山石砌筑基础,上部由碎山石灌浆为心,外包青灰城砖。城门上部条砖砌成,非常坚固,城门墙上曾建有一亭,即守门岗楼,现已无存。
嘉靖三十年(1551年)重修城堡,关堡坐北朝南,东靠山,西邻公路河流,北侧为明长城和白马关隘。城堡呈长方形,周长四百多米,设一南门。驻提调官守关筑城修边,统领军兵加固边城,加高加厚,设垛口,筑子城墙,建观察楼,防御城等,使边城能攻能守,防战全能。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门楼上两米长、一米宽的“白马关堡”石匾,竖排左右两行,字迹依稀尚可辨认,上下款无存。
《四镇三关志》载:白马关辖关寨十一:陈家口关,东驼古关,西驼古关,左二关,响水谷关,白马关,划车岭寨,白崖谷关,冯家峪关,营城岭关,黄崖口关。俱永乐年间(1403~1424)建。边城一百五十里,空心敌台三十六座。由此可见是先有的城堡,后有的城关。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城门口内的门闩孔和控制门轴的横木孔。
《三关边务总要》载:要蚕房谷十里至陈家谷横岭北平漫,通单骑。又五里至东驼谷关,北平南险,通单骑。又十里至西驼谷关,正关并迤东墩共通骑,冲。又三里至左二关,正关通骑,极冲,余通步。又十里至响水谷,通步。又十里至白马关。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白马关城门北面。
《读史方舆纪要》载:白马关在石塘岭东北四十里,东去潮河川九十里,有城,有水关。关北七十里有汤河,又北百里为满套儿,要冲也。自汤河上稍正南行,顺白河至石塘岭,可二百里,山恶水深。由此可见白马关御敌的重要性。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白马关城门分两次所建,城门外口是一小城门,比较单薄,城门内口却是格外厚大,正如史载:明永乐年间初建,嘉靖三十年(1551年)重修城堡。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城内的老房,已无人居住。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依然是石块的屋墙。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村中的小广场上的影壁,中间是白马关的传说介绍。白马关的传说有多种,多无史据。
据《北京市密云县地名志》(1992年版)中记载:“明初修长城时,从东北野马川窜进一匹暴烈的白色野马,到处狂奔,糟蹋庄稼,时而伤人,后被修长城的兵将擒服。长城关口定名‘白马关’,河称白马关河,成村后以关命名。”至于杨六郎白马一说更是民间臆造。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广场上碰到村民在打连枷,给收获的谷子去杂质。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这么原始的工具还在使用,这是少见。可能是个人种的谷子不多,凑合打打省事。
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唐代,连枷就经过加重改造用于军事,主要用于守城。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这是城堡的西墙,保存的尚好,城内还有一处官井,由于没做好功课,又是集体活动,没看到。
嘉靖三十八年(1559),堡内建有“广丰仓”,嘉靖四十四年(1565)置提调署。后至清代,白马关战略位置虽减弱,但清政府仍不失对其的重视程度。据《密云县志》记载:“清乾隆时期,石塘路守营由白马关移驻,隶提标把总1员,外委2员(驻白马关、大水峪关)”戍守。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白马关河位于密云县北部山区,发源于密云县番字牌乡良营子村东沟,流经番字牌、冯家峪两乡,过保峪岭村入密云水库,属季节性河流。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路边中的观赏向日葵(估计是),植株很矮。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洪桐峪水关的文保石碑。
看完了白马关堡,回到公路上去找洪桐峪水关。在路边有一条白色、干涸的碎石河沟,顺着往里走就到了。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这就是洪桐峪水关(大概是西面),城墙两侧的包砖扒得干干净净,露出里面的灌浆碎石墙心。有关洪桐峪水关的情况没有查到资料。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水关东面的景象,水关路面由细石铺成,而两边不远处都是洪水冲下的乱石。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东侧门洞上面控制门轴的条石,一般是用木头的,可能由于是水关,木质容易腐烂,所以以条石代替。这条石一端已经断裂,好像挺悬。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水关的墙基,巨石完好,两侧墙壁上有门闩孔,我看周围的景象,这里更像是泄洪洞。通过水关的是一条沟涧,乱石堆积,很难通车过人,但是这里的门闩又说明有城门(也许是栅栏城门,水旱通用)在,真是匪夷所思,难道是历史的变迁?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这是水关的顶部景象,有毛石垒砌的台基,据队友说,水关曾有门楼。关门过去还有一段城墙砌在悬崖的岩石上,以山险拒敌。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关门的另一侧也有残墙通往远处的山险。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从远处看洪桐峪水关一侧的山险墙。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看完水关又回到公路上,去寻找完美楼。这是白马关河。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这是白马关村的一个小公园,起名白马天涯公园,也是白马古道所在地,在一块巨石上建了一个小亭子,旁边是白马关河。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看见一个大蝴蝶,漂亮精彩,拍上几张。
明朝建立后,蒙古族人退出关外,明朝政府为加强了边关的防御,除了重新加固白马关城堡,又将大批移民迁至于此,填充要塞空缺。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在城里很少能看见这种大蝴蝶,稀罕。
经济的繁荣加速了贸易的发展,于是以白马关城堡为中心,出现了一条向南直达石匣古镇,向北直抵丰宁,长约200公里的商旅通道——白马古道。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蝴蝶吸吮花蜜的植物是荆条花。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在路上远眺白马关完美楼。完美楼是驴友们的称呼,由于此楼遗存的非常完整,上面又建铺房,也就是所谓的楼橹,所以被称为完美楼。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白马关河清澈而清凉,景色优美。由于集体活动,匆匆而过。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队友情不自禁的洗手洗脸。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据说密云长城遗存的完美楼只有三座,一座是这里,一座是冯家峪完美楼,一座是陈家峪完美楼,都是上建铺房的楼橹,据说白马关的是三个其中最早被修复的。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我们找到了进山的路,在小公园的南边不远,有条水泥路通往山里,顺着水泥路走到头就是一条泄洪的山沟,顺着它继续前行,满是乱石,行走比较艰难。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突然发现路边有两块长城文保石碑,一个是脑峪沟东水关遗址。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一个是脑峪沟北水关遗址,但是没看见有任何遗迹存在,也是因为集体活动,没时间在周围细细查看。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接着在石块中前行,上上下下,依里歪斜不好走。后来在一块比较平的果树地里暂且休息,前队找不到路了。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领队看着以前的轨迹,终于试着找到了小路,由于长时间没有走过,小路的痕迹不明显。我们开始钻树棵子,还要求最好穿长袖衣,防止洋辣子。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这还是一条泄洪道,乱石和灌木很难爬,领队让我们拉开间距,一是怕滚石,一是怕万一摔倒连累他人。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这个小野花挺有意思,应该是大叶铁线莲,毛茛科,根为药用:有祛瘀,利尿,解毒之功效。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来到一堵绝壁下面,似乎是绝路,却能从旁边找小路继续上行。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回头下望来时的深沟陡崖,队友抓着灌丛向上攀爬。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终于见到了完美楼,但是绕到楼口的小路还挺险,下面是深谷,需要调理好踩踏位置和姿态。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由于这个楼的三面墙基很窄,所以不能拍到完整的敌楼。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敌楼的北面(我的感觉)是入口,有比较宽的余地,拍一张完整的敌楼。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这个敌楼的入口不太大,拱券由巨石搭建,底部石梁左右各雕有一朵花,这在长城的敌楼里是不多见的。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门内的门闩孔和门轴石窝,都是石制的,坚固内用。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敌楼内部的四圈全部用钢架支撑,坚固异常。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中间的拱形大间没有支钢架。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从窗内看外面的风景。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从狭窄的楼梯上到敌楼顶上的铺房,铺房东西(我的感觉)各开一穿堂门,墙边有登楼出口。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在上面看西面山里的景色。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铺房外面门脸。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东门外面还有一个影壁,这也是非常罕见的。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铺房的屋顶全部重新修过,装上了避雷针。铺房四角用三角钢架抽紧加固。看到过资料,原来的屋顶坍塌过,能看见天。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敌楼上雉堞顶部有三角形的青砖封住,防止雨水从砖缝中渗入。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垛口有弧形石块封住底部,这也是非常少见的,石上的小孔有人说是插旗的,我看不像,这么浅的石孔根本撑不住旗杆。我一开始认为是弓箭手插弓柄用的,后经有研究者提示:应该是明代火器“佛郎机”或火铳的支架孔。
佛朗机炮由欧洲发明,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按葡萄牙国名称之为“佛朗机”,成为中国明代中期火炮。发展种类众多。
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他镇守蓟州十六年,为长城配置了大量的佛朗机炮和火铳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雉堞下面的半圆形的小孔不知何用,距离地面有些太低,肯定不是射箭用的。我觉得是伸出扎枪的孔,攻击爬梯子登城的敌人。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在敌楼的东面,能看到一道残墙,由于集体活动没有去探访。据驴友记载,顶头有一处敌楼的基座,下面是绝壁。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远处天上的阴云过来了,“黑云压城城欲摧”,另一边的阳光还在照射着我们。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我们的队友在垛口摆pose。领队还带了燃气炉煮方便面,味道还真不错。大家在敌楼上用了午餐,领队又在寻找另一条下山的路。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我们从敌楼的西侧(个人感觉)下山,一开始是泥土陡坡,天上雷声隐隐,要是下雨就麻烦了,一定很滑。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下到三分之一处就开始是乱石的沟涧了,要十分小心。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大家基本行动一致,没有掉队的。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经过坎坷的乱石沟谷,大家终于安全下到山底。
白马关堡、洪桐峪水关、完美楼长城游记
白马关河在阴云下变成另外一种情调。
这次活动比较顺利,虽然有些迂回,强度不大,大约20来人,队伍整齐,准时回家。
通过这次探访对于密云的长城感觉与其他的地段有些不同,就是孤楼多,城墙也是一段一段的,没有连成一条线,就是在紧要之地建有关城。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