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坨山游记

标签:
旅游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北京旅游 |
海坨山(北京)也称海陀山(河北),位于延庆县张山营镇北部与河北赤城县交界处,距延庆城区约18公里,属军都山系。主峰海拔2241米,为北京第二高峰,延庆县第一高峰。
对于海坨山早有耳闻,也看过有人从玉渡山穿越海坨山的记载,心仪已久,看到有户外组队登山的,虽然快70了也不能落下。

这是我们山下的停车场,远处蓝白色的大巴就是我们的车。
于2018年8月25日早上7点40,我们从北土城出发,走京藏高速,由于是星期六,八达岭一线巨堵,磨磨蹭蹭。看高德轨迹,我们没有直接从延庆开往景区,而是绕道河北怀来,从海坨山的西北面进山。据领队讲,由于延庆进山的是盘山小路,大客车无法错车调头,所以要从怀来绕道,中午12点左右才到景区。
这里还没有门票收费,只是需要坐当地人的摆渡汽车到登山口,每人10元必交,3公里上坡路。据领队讲,海坨山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滑雪场,今年开始封山修建雪道,后来当地老乡反对封山,因为减少了他们的旅游收入,所以最近又放开了,10元的摆渡车费就是老乡们的收入。
从山下到登山口必须要坐10元摆渡车,但是下山可以随意,花钱坐车也行,走下来也行。
2009年,海坨山入选中科院地理所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选出的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成为全国登山爱好者向往之地。
海坨山顶由三个山峰组成,北面是大海陀,最高峰,南面是小海坨,第二高峰,中间是鞍部,从鞍部到小海坨是一片高山草甸,是驴友扎营的好地方。三海坨第三峰在小海坨的南面。
海坨山由于山势高,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山顶与延庆县城高差1700米,气温比延庆低十余度,由此引起植物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8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类型植被。局部降水丰富。夏季形成“海坨飞雨”的奇观,冬季形成“海坨戴雪”的奇观。
海坨山方圆10余公里,总面积100余平方公里。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成为北京与河北的自然分界和分水岭。

在水泥路的尽头有一个岔路口,左右两条路都能到达山顶,但是右面的可以穿过山林,躲避酷晒,更近一些,是踩出来的山路。左面是一条依山开出来的之字形盘山道,没有遮阳,但是路好走。领队说有个岔路要走右面的,但是我在队伍中间,前面的领队和体力强的走得快,没跟上。后面收队的又在后面,我只能跟着很多人往前走,结果就走了左面光秃秃的路。
海坨山山体呈东南——西北走向,有三个较大山峰,主峰大海坨居北,海拔2241米,为北京市第二高峰。小海坨在大海坨南侧,海拔2199米。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奥成功,小海坨山将成为2022年冬奥会高山滑雪场地。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小海坨山南麓,将建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和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两个非竞赛场馆。

这花叫乌头,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海坨山像一面巨大的屏风横亘于首都之北,成为抵御沙尘暴入京的重要防线。这里山高林密,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次生油松林,是北京周边地区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内有保存良好的核桃楸、椴树、白蜡、榆树、桦树等树种,构成的华北地区典型的天然次生阔叶林。这是靠近山顶的矮灌木类草甸,如果在春天,这里一定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的地方。

这花叫柳兰,为柳叶菜科柳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这是柳兰亚种,叫毛脉柳兰,茎中上部周围被曲柔毛。
柳兰全草味苦,无毒,有消肿利水,下乳,润肠之功能。主治乳汁不足,气虚浮肿等。如果用于下乳,只要用柳兰全草炖猪蹄吃就可以了。根状茎可入药,能消炎止痛,治疗跌打损伤。

这是山刺玫的果实。山刺玫,别名野蔷薇。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的成熟果实。其果实营养丰富,既可生食,亦可加工制作保健饮料、果汁、果酒和果酱等食品。种子可榨玫瑰精油,在国内外供不应求。花可提取芳香油,是各种高级香水、香皂和化妆品必不可少的主料。花瓣可做糖果、糕点、蜜饯的香型原料,也可酿制玫瑰酒、熏烤玫瑰茶、调制山刺玫玫瑰酱等产品。其花、果、根叶和根皮均可入药,极具开发价值。
海坨山高峰有三个:大海坨、小海坨、三海坨。大海陀与小海坨之间的鞍部是一个长近10公里,宽500米,最窄处不过百米的平缓的草甸山顶,这里是野外扎营的经典去处。
海坨山南侧断裂升降显著,山势险峻,截云断雾,夏季时有骤雨如飞,古称“海坨飞雨”,又名“吞奇吐秀”,为妫川八景之一。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依托小海坨山天然山型将规划建设7条雪道,全长21公里,落差约900米。赛时将举行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等项目的比赛。建成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雪道将是国内最高等级的高山滑雪赛道,也是国内唯一符合冬奥会标准的赛道。
除冬季以外的春夏秋三季,延庆县将结合小海坨地区的山形地貌,开展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车等群众户外体育运动,使其成为户外健身休闲中心,使游客体验到春有百花、夏有凉风、秋有红叶、冬有冰雪的独特魅力。

在下山的路上环拍一个接片,这里的原生态保护的很好,和山下村里的反差挺大。
我们下午5点左右集合到齐,乘车回京,大约9点到家。这次户外登山基本就是爬山,比较平淡,没有令人叫绝的景色和动人心魄的险境,了解了冬奥会的场地是唯一值得炫耀和回忆的。

这是我“六只脚”的数据,绿色起点是登山口,锯齿状的橘红色路线是上山的之字形盘山道,下面黄色的路线是下山道,过了绿色登山口以后继续走了3公里,到达停车场。总共走了8.5公里,爬升600多米,山顶鞍部的海拔应该是2000多米。
全文完。
前一篇:罗马共和国广场、威尼斯广场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