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鸡鸣(山)驿古城(中)

(2018-02-04 08:10:22)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中国旅游
续接上节。
鸡鸣(山)驿古城(中)
从东门城楼上俯瞰东西大道——前街。
鸡鸣(山)驿古城(中)
东门口内南侧的驿传雕像,后面的建筑是中国鸡鸣驿邮驿博物馆,里面有关于邮驿的历史和实物。
鸡鸣(山)驿古城(中)
城里有很多这样残破老屋的遗存一直保留着。
鸡鸣(山)驿古城(中)
鸡鸣驿城里的驿丞署,明代建筑,清康熙三十五年后驿城最高官员——驿丞的办公之所,负责驿站的所有事物。小小的门楼却也精致,西边有个值房。
鸡鸣(山)驿古城(中)
门楼内侧发现还有两个柱子,这个门楼不是一片墙一样窄,而是宽出个长方形,可以避风挡雨,不多见。
鸡鸣(山)驿古城(中)
整个衙署庭院不大,原来为三进四合院,后设花园,现只存门楼,正屋。
鸡鸣(山)驿古城(中)
衙署正房,为一厅两房。
康熙三十二年,随着北方郡县的设立,鸡鸣驿把总(把总是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陆军基层军官名)负责的邮驿事务改由驿丞负责。驿丞官品低微,一般不入品,而鸡鸣驿位于京畿冲要之地,所以这里的驿丞定为正八品,地位较高。
鸡鸣(山)驿古城(中)
进门后的过厅,青砖墁地,木活做工精致,只涂清油,没有彩漆装饰,显得古朴。
鸡鸣(山)驿古城(中)
有趣的是过厅后墙前还有一道隔扇,不知何用,隔出个里外间,不明就里。
鸡鸣(山)驿古城(中)
驿丞的卧室,火炕和屋内结构完整,另一侧是办公地点。
鸡鸣(山)驿古城(中)
老乡家里收获的玉米囤在晨光下格外灿烂,破旧的棉门帘,土坯的院墙,淳朴的生活。
鸡鸣(山)驿古城(中)
晒太阳。看着我在照他。
鸡鸣(山)驿古城(中)
面临前街的鸡鸣驿指挥署衙门。现在属贺家大院,旁边是1900年慈禧西逃时住过一夜的院子。
鸡鸣(山)驿古城(中)
指挥署又称把总署。
把总是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陆军基层军官名,在明代属京营、边军系统,秩比正七品,次于军中统率千名战兵之千总(守备),麾下约有战兵四百四十人。
鸡鸣(山)驿古城(中)
指挥署的大门影壁,砖雕精美,指挥署是鸡鸣驿古城的砖雕博物馆。
《宣化府志》记载,鸡鸣驿把总署,在本驿堡内,旧守备署改建。
《宣化县志》记载,康熙三十二年,守备改为把总,军驿改为民驿,由驿丞接管。而把总职务一直伴随始终,并在驿丞裁撤中接管驿务。
鸡鸣(山)驿古城(中)
影壁的砖雕细部。
指挥署旧址位于现在的贺家大院,面临前街。坐北朝南,进深113米,宽16米,占地1800平米,为五进院落。前院和二进院保存完好,三、四、五进院子已残缺不全。
鸡鸣(山)驿古城(中)
影壁边角的装饰砖雕。
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内宅。影壁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
鸡鸣(山)驿古城(中)
指挥署第一进院子。
鸡鸣(山)驿古城(中)
正房的前廊,还有柱础。
鸡鸣(山)驿古城(中)
前院的西厢房结构独特,正面和普通住宅一样。
鸡鸣(山)驿古城(中)
而在房子的后墙外有一条暗道直通两侧,有门,也许是个藏兵洞,也许是武器库,不得而知。
鸡鸣(山)驿古城(中)
第二进院子,已经比较残破。
鸡鸣(山)驿古城(中)
但是正房和西厢房之间的西墙影壁做也是精美,在这种不起眼的地方做这个有些浪费。
鸡鸣(山)驿古城(中)
指挥署大门边墙檐头的三面立体砖雕,不一般。
鸡鸣(山)驿古城(中)
指挥署东侧隔壁有个小门,上面有块匾额:一九零零年慈禧西行时曾在此留宿一宿。
鸡鸣(山)驿古城(中)
小门后面是一条长长的夹道,左手第一个院门口(有砖雕字的)进去就是。
鸡鸣(山)驿古城(中)
院门口的砖雕:鸿禧接福。
慈禧西逃行宫(贺家大院):贺家大院最初是当年的指挥署,也是整个驿城中规格最高的建筑,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它也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留宿的地方,院内全都是雕龙画凤的砖瓦房,至今二进院的山墙上还留有刻砖"鸿禧接福"四个楷书大字,作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记念。原来的五进连环院,现在已经变成各自独立的院落。
鸡鸣(山)驿古城(中)
院里的情景,慈禧不是住在正房。
鸡鸣(山)驿古城(中)
慈禧住的是西厢房,窗上贴着纸条:慈禧太后曾在此屋休息一晚。慈禧西逃第一晚是在北京延庆榆林堡驿站住宿的,在那里也有个慈禧休息住宅,第二天才到这里,由此可以想象那是的交通状况。
鸡鸣(山)驿古城(中)
进门后是个小隔厅,里面还有一道门。
鸡鸣(山)驿古城(中)
屋内南侧是盘火炕,是唯一睡的地方,北侧是桌椅活动区。
鸡鸣(山)驿古城(中)
墙檐头上的砖雕。
鸡鸣(山)驿古城(中)
前街的老房。
鸡鸣(山)驿古城(中)
嗑着瓜子的老乡,后面是玉皇阁。
鸡鸣(山)驿古城(中)
前街中部路北的老爷庙戏台。
鸡鸣(山)驿古城(中)
戏台虽然经过修复,但是老的骨架还在。
鸡鸣(山)驿古城(中)
戏台的后台。
鸡鸣(山)驿古城(中)
两侧墙上的壁画,有明代风格。
鸡鸣(山)驿古城(中)
梁枋上的木雕和彩绘。
鸡鸣(山)驿古城(中)
前街西部的老当铺,建筑完好。
鸡鸣(山)驿古城(中)
建在两条路把口的建筑,两边开档口,都带屋檐防雨,结构颇为精巧别致,而且实用。
鸡鸣(山)驿古城(中)
清晨在城墙上俯瞰城内,残垣断壁,枯藤老树,一派萧条。
鸡鸣(山)驿古城(中)
北城墙根还有一处新建的小房子,和老乡打听才知道,这是文革期间防空洞地道的出入口,据说向南延伸到城外。
鸡鸣(山)驿古城(中)
一只山羊专心致志的低头在吃老玉米杆,为了拍一张抬头的,我喊了一嗓子。
鸡鸣(山)驿古城(中)
当铺的西面是财神庙,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面临前街。
鸡鸣(山)驿古城(中)
庙内的院子不大。
鸡鸣(山)驿古城(中)
正殿匾额:钱同人性。
鸡鸣(山)驿古城(中)
供奉的三位财神,正中间是正财神赵公明,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坛"之称。左后是武财神关羽,右后是文财神财帛星君。
鸡鸣(山)驿古城(中)
两侧的明代壁画挺有意思,左下角的几个人是外藩,还牵着狮子。左上方是一群仙人,最右面的一人手持宝盒,从中飘出一缕云彩,飘到右手的屋子上成了一条龙,龙嘴里吐出很多金元宝,顺着房子最右侧的黑柱子外侧落到下面的聚宝盆,由仆人拿到房子右侧的两根黑柱子下的管账人记账,房子前面月台上有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孩在玩金元宝,故事链挺完整。
鸡鸣(山)驿古城(中)
牵着狮子的外国人,说明这里的交通要道时有外国人路过。
鸡鸣(山)驿古城(中)
外国人特写,壁画有局部的沥粉贴金,衣服上的金色图案就是。
鸡鸣(山)驿古城(中)
城里的老井。
鸡鸣(山)驿古城(中)
老屋。
鸡鸣(山)驿古城(中)
西城门口内路北的城隍庙,刚修复没有挂牌。
鸡鸣(山)驿古城(中)
院子里有块古碑,首款:鸡鸣驿重修玉皇阁碑誌,落款:大清光绪二十四年。
鸡鸣(山)驿古城(中)
城隍庙跨院门。
鸡鸣(山)驿古城(中)
城隍庙大殿。
鸡鸣(山)驿古城(中)
大殿山墙上的壁画,明代风格。
鸡鸣(山)驿古城(中)
院子里墙上的壁画,服饰明代风格。
鸡鸣(山)驿古城(中)
城里的老乡家,丰收的色彩。
鸡鸣(山)驿古城(中)
小路做了硬化路面,静悄悄。
鸡鸣(山)驿古城(中)
北城根。
本节到此,下节续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