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青花珐琅彩瓷转心鼻烟壶

标签:
鼻烟壶转心瓶珐琅彩青花岁寒三友杂谈 |
分类: 鼻烟壶收藏 |
过去也读过不少介绍转心瓶的文章,对这种巧夺天工的器型非常心仪。
此件鼻烟壶胎质洁白,釉色厚重,光洁如玉。外瓶上有一开口可供内窥内胆图案。其实我最欣赏的还是这鼻烟壶的画工。在那奇山怪石,古木参天的山脚下有一老翁在把杆垂钓,看来老翁对钓鱼获利是胸有成竹,鱼篓也已备好。
记得听西画讲座时,有这样的说法,要先学画花卉,而画人物要有很高的人物素描的水平。中国的绘画何尝不是如此,论艺术和经济价值也总是轮序为人物、动物和花卉。评花卉、山水时似乎是专家的事,这一笔不到位,那一笔不协调,但画人物骗不了人,人物的比例、面部的容貌、肢体的动作、衣服的飘逸和手部的关节等都是素雅共赏的事。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用不着很高的艺术欣赏力。所以说画人最难,还有画人画面难画手之说。
这件鼻烟壶的老翁垂钓就画得自然协调,老翁一手操杆,一手抚膝,静观江面,一副专心致志的神态。斗笠逼真,衣袍飘逸,手姿优雅。淡淡的几笔就勾勒出无垠的江面。老翁背后更是悬崖陡峭、古松苍傲,山石则更像太湖石,有着“皱、漏、瘦、透”之美,老翁的悠然垂钓仿佛置身于依山傍水的仙境。
在窥看内胆中画时,只发现有竹梅,未见松枝,难成传统的岁寒三友之势,甚是纳闷,但后来看到外瓶绘制的苍松,这才豁然开朗,原来这是幅内外呼应的岁寒三友图案,颇有情趣。
青花瓷一般都是釉下彩,但我这件鼻烟壶却是釉上彩,发色艳丽,是青花珐琅彩,手摸青料彩时可有轻微的凸起和磨手的感觉,与触摸光滑白釉底面迥然不同。在光滑的瓷釉上作画,烧制后又要牢固不易磨损,难度可想而知。另外,民国瓷器的伪款“乾隆年制”往往书写潦草,但这件鼻烟壶的蓝料彩落款却十分工整耐看,对整个鼻烟壶更是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