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广告第一人?

(2013-06-18 06:15:09)
标签:

历史

孟子

熊掌

广告

文化

分类: 草根史话

       酒香也怕巷子深。

       当今的商品社会广告无孔不入,衣食住行、文化艺术,甚至楼道里张贴的开锁、疏通下水道……各行各业面面俱到,满目充斥着广告。有的名符其实,也有的夸大其辞。广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烦恼。

       中国广告业源远流长,在《水浒》里酒家门前幌子有“三碗不过岗”的酒广告,武松饮此酒陡生豪胆,成为打虎英雄。追溯最经久不衰的广告,应该非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孟子莫属。有孟子文为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

        阐述孟子对食物的取舍,此句广义也被人们引申为对事物的选择能力。

        中国历来推崇孔孟之道,有了儒家第二号大人物孟子的广告效应,达官贵人们对熊掌这道菜肴趋之若鹜,更有文人墨客的附庸风雅,唐朝白居易有“陆珍熊掌烂,海味蟹鳌咸”,宋朝陆游有“舍鱼正可取熊掌,食肉何须知马肝”……熊掌的身价扶摇直上。
        熊掌被誉为古代八大珍品之一,有祛风健脾,御风寒之功效。作为价格昂贵的珍稀滋补品,平民百姓是无缘熊掌的。看了有关熊掌的介绍,得知熊掌味腥难熟,古人对熊掌的制作过程复杂,需石灰水浸泡,去毛后发、蒸、煨,加大量的葱、姜、料酒去腥,然后放入由猪肘、鸡鸭、火腿、冬笋、干贝熬至的高汤中靠文火慢慢渗透至软烂,没有三天三夜的慢煨细炖,是动不了筷子的。仅凭这过程,就让人对熊掌毕恭毕敬。据说当年的暴君商纣王,对这道菜的姗姗来迟而急不可耐,一怒之下杀掉厨子。春秋晋灵公由于咬不动熊掌不但杀了厨子,还将其尸首示众。古代为帝王服务的厨师是一项很危险的职业。

        南北菜系里对熊掌的制作方法,除了过程繁琐外,无一例外的,最后全靠吸取名贵辅料炖制的高汤精华,方能入味,由此让人怀疑熊掌是否物有所值。

        此菜的复杂性,令人想起《红楼梦》里王熙凤在大观园里宴请刘姥姥的那道名菜:茄鲞。主材,全靠名贵的配料衬托,已经完全淹没了原味的本真。

        其实熊掌与牛蹄、猪蹄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区别,据资料介绍,廉价的牛蹄与猪蹄同样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牛蹄和猪蹄优于熊掌之上的是不需要高级辅料相助,就能炖出原汁原味的滋补佳品,这是身价不菲的熊掌所不能及的,只因它复杂的制作工序和孟子大人的推荐,给它罩上了一道神秘的光环。

       食熊掌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历代的王公贵族、文人墨客对它的味道有过质疑也是不会轻易表露的,大概怕被人嘲笑味觉肤浅。名人效应让“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成为史上最火爆的广告而代代传承。

        熊的全身都是宝,熊胆、熊脂肪、熊骨是极其贵重的药材,熊皮可做高级裘皮和地毯。动物园里的熊,动作迟缓,一双温和的小眼睛流露出胆怯,与庞大的躯体不匹配。人们在榨取熊的资源时,对熊的形象持蔑视,如形容一个人差劲:瞧你那熊样。股市低迷、一蹶不振被形容为“熊途漫漫”,人类对熊的态度是多么的不地道。

        由于孟子的免费广告,熊掌被顶礼膜拜了几千年。在提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今天,熊类作为一种珍稀动物而受到保护,熊掌这道佳肴从各大菜系里消失。为着营养的角度和环保的角度,人类须舍熊掌而取鱼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