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关于《岳阳楼记》,你需要知道的事

(2025-10-19 07:11:03)

[转载]关于《岳阳楼记》,你需要知道的事

 [转载]关于《岳阳楼记》,你需要知道的事 (2025-10-16 20:10:05)
标签: 

转载

么 [转载]关于《岳阳楼记》,你需要知道的事
      【1】、《岳阳楼记》是诞生在完全是作者范仲淹凭空想象的结果,他一生从未
  到过岳阳楼。

      故事起于庆历六年(1046)的秋天,范仲淹在河南邓州的花洲书院,面对老友
  滕子京的来信和随信寄来的(洞庭晚秋图),展纸走笔,一气呵成了千古各篇(岳
  阳楼记)。

      面对一幅画,就写出传世美文,这看图写作能力令人佩服!更关键的是,数百
  年来,这篇文历久弥新,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从中读出当下的人生况味,这就是范
  公的厉害之处了。
[转载]关于《岳阳楼记》,你需要知道的事
       【2】、但是要注意--
      范仲淹是很有操守的,绝非随便什么人请托一下,就为之写文。
      滕子京是什么人?他比范仲淹小一岁,两人年轻时同年中了进士(相当于大学
 同学),此后一生都志同道合。

      文章开篇还交代了八个字的背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滕子京在地方为
  官,口碑很好,范仲淹非常钦佩,所滕子京重修江南名胜岳阳楼,找他作记,他二
 话不说,愿意。

      【3】、没去过岳阳楼,没看过洞庭湖,却写出比岳阳楼还岳阳楼的名篇。
       不说楼,光是写楼前的洞庭景色,就写的冠绝古今--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略略几字,尽显风流,读起来,整个人的心胸视野开阔起来。
       你会好奇,范公究竟怎么做到的?
       答:读书得来的。

      文中第一段已经交代了,范公说:他能把洞庭景色刻画得如此壮观,那是因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也就是说,岳阳楼前的洞庭景象,前
  已经有详细记述了啊。

      结合前辈的描绘,加上自己的想象发挥,未曾亲临,也能写得生动逼真。可见
 创作的前提,是多读书,有储备。
      但范仲淹又说了--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即使知道洞庭湖的景色如此,又怎样呢?面对同一片景,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
  样的。

      【4】、范仲淹的感受,是两种“情”:一悲一喜。
        先写悲。
       下面这段用词,建议大家描写“天气不好,心情emo”时尽情使用:
       要写雨一直下,气氛低沉,你就写--“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要写冷风飕飕,吹的波浪翻涌,你就写--“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要写天色暗沉,什么也看不见,你就写--“日星隐矅,山岳潜形”;
       要写大风破坏力强,人都躱起来不敢出门,你就写--“商旅不行,檣倾楫摧”。

       你看,一段描述下来,从静到动的,处处弥漫着悲戚之情,范公真是渲染氛围
  的高手啊。
       登上岳阳楼,遇上这样糟糕的天气,心情像什么呢?范公说,好比“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就像是身处异国他乡,又像是害怕别人嘲笑诋毁,无尽的哀怨......由景色及人
  事,自然而然地升华。

      【5】、好了,写完悲观者的眼前景象,那么乐观者会看到什么呢?

      下面这段用词,建议大家“春日出门,心情大畅”时尽情使用:
      要写风和日丽,万物静静的美好,你就写--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要写阡陌花开青草满地,鸟儿鱼儿争相嬉闹,你就写--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要写干净的夜晚,明月下静谧的水面,你就写--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范公说了,登上岳阳楼遇到这样的景色那可太治愈了。什么不开心的烦恼破事
  都抛在脑后,来,有酒,有故事,一起迎着风,干一杯!此刻心情像孩子一样,喜
  气洋洋的--
    "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矣。"

     【6】、对一般创作者来说,写完“悲景”与“乐景”,差不多该结束了。

      可真如此,当真成就不了这篇千古绝唱《岳阳楼记》。
      范公最绝的地方,是他在写完“悲喜”之后,再次升华,把情感提升到另一个
  高度“忧乐”。
      悲喜只是人的表面作绪,受外部环境影响变化不定,看到天气不好就不开心,看
  到天气好就开心,做事顺利就开心,不顺利就烦恼。
      而忧乐,则是一个人骨子里沉淀下来的处世态度,它是镇定自若的,“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所以,范仲淹写《岳阳楼记》并非为了抒发浅显的“悲喜”心绪,他的终极目的
 是传达一份更深沉的理想追求,即从小我的视角中走出来,去关怀天下的“忧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时时刻刻为别人、为世间苍生而忧心,进亦忧,退亦忧。
      虽然,在旁人看来很辛苦,可是,这就是古仁人的心底事。

      【7】、最戳心也最动人的,要属文中最后一句话: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好一个吾谁与归,我不这样做谁这样做,我不受此苦谁来承受,以身成仁,舍
  身取义。这也许是激励万千后人,最豪情万丈的一句话。
      写下这篇《岳阳楼记》,范仲淹57岁,距离他逝世只有短短六年时间。每次重
  读此文,你都会更加理解,为何范仲淹的谥号是“文正”。

      他下笔写文是为了说“正气”,他也绝不是嘴上说说。如果时光倒流,回到他
  的童年,你会看到这位曾经的单亲少年,在很小的时候,就为此后蔓延一生的理想
  付出着超越常人的努力: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
  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青年时游关中,见病尸遍野,立志“大丈夫当以利泽生民为务”。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最后,一起来诵读一遍《岳阳楼记》吧
      初读不识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

      《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壮,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
  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
  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
  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文图摘抄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