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写作行为相关的雅称
命笔:提笔撰文、写诗、作画的行为。
涉笔:同“命笔”,指开始写作或绘画。
亲笔:自己写成的文字。
嘱笔:受人之托写的文字。
执笔:集体讨论时,由一人或数人动手写。
练笔:练习性的写作。
试笔:尝试性的写作。
仿笔:模仿别人的字画。
辍笔:写作时中断或停止。
神笔:特别精彩的文字,也指杰出的写作能力。
妙笔:同“神笔”,形容文字极为精彩。
生花之笔:杰出的写作才能的雅称。
警笔:富有启迪和哲理的警句。
闲笔:与题意关系不紧的文字。
名笔:著名人士写的文章。
大手笔:名作家、书画家的作品,也指重要文章或重要绘画。
曲笔:寓意含蓄,不便直叙的文字。
信笔:不假思索、随意写成的文字。
逸笔:轻松自如的文字。
随笔:对阅读、工作、生活某方面有所感想而写的文章。
漫笔:同“随笔”。
赘笔:使文章臃肿的文字。
败笔:字句或笔画写得不好的部分。
秃笔:比喻不高明的写作能力。
谨笔:对上级、长辈写信或文章时的谦称。
草笔:对同辈、小辈写信或文章时的谦称。
刀笔:旧时称公文、诉讼状。
御笔:皇帝写的文章。
余笔:正文结束后的补充性文字。
润笔:我国古代对稿费的雅称。
投笔:文人不再从事写作的行为。
收笔:文章的结尾部分。
与书法相关的雅称
书道:写书法的艺术之道。
书艺:同“书道”,指书法的技艺和艺术性。
笔耕:形容勤奋写作或练习书法。
染翰:指以笔蘸墨书写或绘画。
挥毫:形容书写时笔势挥洒自如。
毫飞:形容书写时笔毫飞舞,气势磅礴。
墨舞:形容书法如墨在舞动,富有动感。
濡毫:指以水润湿笔毫,准备书写。
屈铁:形容书法笔画刚劲有力,如屈曲的铁条。
临床:指亲近砚台,准备书写。
临池:古代人学习书法时,在砚台里蘸水写字的雅称,也泛指练习书法。
关于“笔”的趣称主要有以下分类:
写作状态
试笔:开始写作或绘画。
信笔:不假思索随手写出。
神笔:有如神助,文字极佳。
改笔:文章修改之处。
属笔:受人之托写作。
仿笔:模仿他人字画。
投笔:文人放弃写作。
文章结构
起笔:文章开头或写字第一笔。
收笔:文章结尾或写字最后一笔。
败笔:未写好的文字或画作。
遗笔:死者生前未发表的文字。
绝笔:生命结束前所写文字或书画巅峰之作。
谦称与敬称
拙笔:谦称自己文字。
谨笔:对上级、长辈的谦称。
草笔:对同辈、小辈的谦称。
刀笔:旧时指公文、诉状。
润笔:古代稿费。
文学风格
工笔:细致入微的绘画或文字。
逸笔:轻松自如的文笔。
曲笔:含蓄委婉的写法。
警笔:富有哲理的警句。
生花之笔:才华横溢的文笔。
特殊用途
槖笔:古代文人随身携带书写工具的代称。
笔的常见代称
毛颖:出自韩愈《毛颖传》,以兔毫为笔,拟人化称笔为毛颖。
管城子:因笔杆以竹管制成,《毛颖传》中笔被封为“管城子”,后成为代称。
中书君:同出《毛颖传》,笔被封“中书令”,故称“中书君”。
柔翰:源自《诗经》和左思《咏史》,形容笔的柔软特性。
彤管:出自《诗经·静女》,红色笔杆的雅称。
毫锥:白居易诗中称纤细笔锋为“毫锥”。
龙须友:晋代郄诜称笔为“龙须友”,感念其助己登第。
聿不律弗:东周时期楚国、吴国、燕国对笔的方言称呼。
其他特色代称
尖头奴:北魏古弼因头形似笔尖得名,后为笔的戏称。
翘轩宝帚:南唐李从谦对宣城诸葛笔的雅称。
八体书生:以笔能书写多种字体得名。
墨曹都统:拟人化官职名,凸显笔在文房中的地位分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