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  棍  李(小小说)

(2008-11-24 15:59:04)
标签:

林生库

小小说

旅游

分类: 小品文学

    光 <wbr> <wbr>棍 <wbr> <wbr>李(小小说)             光  棍  (小小说)

                                        作者:林生库   
     光棍李至死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名字。
    自那年那月从娘胎里呱呱落地,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父亲便给他起了一个乳名——臊娃。
    这“臊娃”便在他的耳畔萦绕了三十五个年头。村子里的人们觉着叫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男人的乳名,总有些叫不出口。大家就一致认为以后再不能叫他李臊娃了。人总得有个名字代号,叫他什么好呢?有人提议叫他李光棍,立即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这不就是戳李臊娃的疮疤吗?又有人提议叫他光棍李,大家表示可以通过,这既有代表性,又对李臊娃来说不痛不痒。大家叫开之后,李臊娃起初很是不舒服,觉得还不如叫他李臊娃好呢。但大家都这么叫,他只好默认。
    光棍李是个苦命人。一岁那年死了爹,十六岁那年死了娘,他和大他两岁的哥哥相依为命。兄弟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心务弄着十亩责任田,一年到头,还有部分余粮可以卖出。卖得的钱他俩谁都舍不得乱花。是啊,男人总得有个婆姨。
   兄弟俩都已三十出头,村里的王媒婆曾为他兄弟二人的婚事忙过一阵子,可谁家的闺女都不愿意嫁给他俩,不是嫌人品不好,而是嫌家道太穷。王媒婆叹息一声只好作罢。
    光棍李三十五岁那年,邻村赵五不知何故撇下媳妇和四岁的儿子上吊死了。王媒婆就抓住时机,撮合这门亲事。兄弟俩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光棍李开了口,让哥娶,他年龄小,还有机会。
    娶亲那天,没有放鞭炮,没有待客。
    晚上,哥就和那寡妇睡了,他和那寡妇带来的小男孩睡了。这是光棍李第一次和哥分开睡,觉得空落落的,心里难受得怎么也睡不着。自哥娶了那寡妇,光棍李话少了许多,近乎不想说话,总觉得和哥有隔阂似的。哥知道弟弟的心事。当哥把给弟弟张罗着要娶媳妇的事说给婆姨,即刻遭到强烈反对。

    嫂子看着壮实的小叔子,既舍不得他这个好劳力,又怕为他娶妻花钱。这个有心计的女人终于想出两全其美的法子来,她想让兄弟俩都睡她的炕,这样就能栓住小叔子的心。由此,嫂子便对光棍李格外亲热,时不时还给小叔子一个有深意的眉眼。光棍李觉着嫂子是个好女人。
    哥不在家的日子,嫂子常去骚扰光棍李,而光棍李觉得会对不住哥,故他的门不曾被嫂子打开,嫂子也觉得扫兴。
    光棍李预感有一种不详的兆头,不能再在这个家呆下去了,就背起铺盖卷,到农业社时被废弃的饲养场的一个破土窑洞里安下了属于自己的家,与哥嫂分开过了,也死了娶女人过日子的念想。
   光棍李为人忠厚老实,乐于助人,他总有做不完的活计,给自己,给别人,给大家。沟道里全庄里的人吃水的那口水泉,就是他经常去掏,庄里的人只管去挑水吃就是了。因此,庄里的人管那口泉叫“神属泉”。谁家有什么忙,只要吭一声,他就撇下自己的活计。他和庄里的大人小孩相处得都很好,惟有王二麻子不和他友好。原因很简单,他不喜欢王二麻子,也从不给王二麻子帮忙,王二麻子在村里是个打庄骂社惹事生非之人。王二麻子对此很是忿忿,就传出话来:“嗯!别看他光棍李爱给人帮忙,那是想找茬和人家婆姨说话解解闷的,那是一把干透了的柴禾,小心着了火。”当这话传入庄里的男人耳鼓时,方觉大彻大悟,在恨自己怎么就没想到的同时,从内心着实感谢王二麻子的提醒。光棍李也意识到庄里男人们的眼神也从此有些怪怪的。
    只有赵二爷和田寡妇不嫌弃他。
    赵二爷七十岁了,是个孤寡老人,曾有过妻室,可那女人没有给赵二爷留下一男半女就和赵二爷永别了,是生孩子时难产。
    田寡妇二十七岁那年,丈夫出了车祸离她而去了。她怕改嫁后孩子受后爹的气,就不言再嫁。日子过得很苦。
    光棍李常常帮着赵二爷和田寡妇两家耕种、收割、打碾。时间长了,村里几个爱说闲话的婆姨说田寡妇和光棍李好上了。庄里爱“吃醋”的男人们希望光棍李能够和田寡妇尽快结婚,省得他们操这把“干透了的柴禾”的瞎心。但,庄里的生活秩序依旧,光棍李、赵二爷、田寡妇依然。
    在光棍李四十岁那年秋天,天降大暴雨,王二麻子十二岁的小儿子被洪水卷进了旋涡,是光棍李奋不顾身跳进旋涡救了这孩子。孩子得救了,光棍李却被浪头再次带来的泥石流打进了旋涡而命归黄泉。
    在为光棍李送葬的那天,只有赵二爷、田寡妇和王二麻子的小儿子哭了,光棍李的哥哥也哭了,王二麻子后来哭了。
    在光棍李殁了一个月之后,庄里发生了两件事.

    一件是:天降大雨,冲垮了沟道里那个“神属泉”,庄里组织几个好劳力修复之后,却无水。“神属泉”自此就干涸了。庄里人心里很是沉闷。
    另一件事:每年逢清明、过年,光辊李坟头上总有新烧过的纸灰在飘来飘去,庄里的那几个爱说闲话的婆姨说他们见来,是田寡妇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