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地产预言(三):本·拉登全球炒房

(2010-01-27 10:24:19)
标签:

杂谈

By《东地产》安哥撰稿

  话说美国人跟本·拉登的关系,已经演绎成人类历史上最缠绵的情人关系。那是销魂蚀骨的思念与挑逗。
  美国军队总认为本·拉登喜欢户外运动,或者是配备着悍马战车的美国军队自己喜欢户外运动,所以一直在沙漠中苦苦追寻那一把飘逸的胡子。却从来没有去想沙漠中的这把胡子会不会是一个传说?
  当2009年末迪拜传来楼市泡沫破碎的消息时,我第一时间想到:拉登就在迪拜岛上。
  本·拉登在迪拜的直接理由有三个:
  第一,生活舒适。据此前名扬全国,在迪拜购买了“上海岛”的温州人胡宾在饭桌上跟我们描述,迪拜就是一个天堂。阿拉伯人、中国人、欧洲人、美国人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尔虞我诈的和谐社会。最好的酒店,最奢侈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就像新闻报道的那样,很多文体界明星都在这里厮混过。相比在沙漠中餐风露宿,拉登作为一个有钱人,一定喜欢迪拜岛上的生活方式。
  第二,赚钱容易。有些人喜欢从穷人那里赚钱,就像史玉柱把一大锅“老火鸡汤”包装成一小瓶一小瓶的“脑白金”骗中国农民的钱。有些人则喜欢从富人那里赚钱,像法国的香水和意大利的时装。本·拉登属于后者。当迪拜岛上聚集了布拉德·皮特和贝克汉姆这样“脸帅无脑”的傻哥,和像胡宾这样的中国浙江投机分子时,拉登的智慧显得游刃有余。赚这些有钱人的钱,真是太容易了。他们简直就是拉登恐怖事业的“小金库”,
  第三,搞垮经济。拉登与美国政府之间的战争,虽然表现手段残忍,并且毫无争议地属于恐怖行为,但更重要地横在双方之间的分歧是经济问题。不管美国政府如何把自己装扮成一个世界级袍哥,但美国人对金元无限热爱的嘴脸是越来越表露无遗。不客气地说,美国政府对本·拉登的欲擒故纵式的追捕,只是最好莱坞式的捞钱方法。《阿凡达》16亿美元的票房相比美国政府导演的这场“谍中谍”反恐大片,只是幼儿园“过家家”的级别。没必要去计算美国政府想在这场大片中捞足多少票房,我更看重的是拉登作为本片的领衔主演之一,对美国政府行使制片人的权力一味捞钱做出的抵抗。迪拜是拉登的另一个战场,他狙击美元在全球范围,尤其是中东地区的霸权行为。当迪拜以房地产打造的泡沫经济破碎时,拉登获取的胜利只是这场战役的一个开始。
  岁末年初,关于炒房团的另一个消息是索马里海盗把他们的不义之财投入了肯尼亚的楼市,给肯尼亚的房奴们带来了更大的噩梦。我不能断言索马里海盗是拉登集团的驻非洲办事处,但我乐意推测,索马里海盗能在非洲这么荒凉的地方炒房,一定给了本·拉登极大的启迪和信心。
  结合拉登在沙漠中的风格来看,现在美国政府派出再多的中情局特务装扮成建筑商、钢管商、夜总会老板等等都已经为时过晚,本·拉登炒房团早已撤出迪拜,包括拉登本人。
  那么,在接下来这个对于中国房奴以及美国政府来说都是扑朔迷离的年头,本·拉登会在哪里出现呢?
  我的预言是:本·拉登或者在中国海南,或者在中国上海。原因只有一个,这两个地方,一定将成为全球下一个最热的炒房基地,至于美军一直苦苦追寻的“基地”组织,我们就当作他们还在沙漠中好了。
  基于此,我对美国人民的劝告是:拉登一定不在沙漠里,他就在遍布全球的炒房大军里,说服美国军队去全球各地最火辣的售楼处找他吧。

(本文并未得到类似半岛电视台的内幕消息,只是安哥2010地产预言之一篇,与反恐及恐怖主义均无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