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绑二套房贷引发争议
上海欢迎“炒房客”归队?
By 东地产记者 童丹霞
欢迎投资者归队的声音,无论是在开发商、房产中介还是银行中都有不少支持者。然而,在一网站关于“是否应该放松二套房贷”的调查中,八成网友持反对放松二套房贷政策,他们认为现阶段放松第二套房贷政策,最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鼓励“炒房”,并造成骨牌效应。

2007年9月“二套房贷政策”出台之后,楼市投资者就大为减少。不过,最近“二套房贷政策”已经名存实亡了。
近日,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和其他中小型银行纷纷开始办理存量房贷利率七折优惠政策:只要2008年10月27日之前执行基准利率0.85倍优惠、无不良记录的优质客户,原则上都可以申请七折优惠利率。
与此同时,上海出台的“沪八条”,其中对于购买第二套普通住房的改善型住房消费者,明确给予商业个贷和公积金贷款方面的多项支持。
欢迎投资者归队的声音,无论是在开发商、房产中介还是银行中都有不少支持者。然而,在一网站关于“是否应该放松二套房贷”的调查中,八成网友持反对放松二套房贷政策,他们认为现阶段放松第二套房贷政策,最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鼓励“炒房”,并造成骨牌效应。
二套房贷的松绑,投资者是否买账,即使买账会否引起骨牌效应,银行针对投资者是否有针对措施?就此问题,《东地产》记者采访了多家房产中介、银行工作人员、房产投资者以及业内专家。
“拉得了小的,拉不动大的”
1月7日,拥有8年“炒房史”的余先生,前往工商银行陆家嘴支行递交了其第二套房贷优惠的申请单,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第一套房还有80万余额未还清,不过那是在民生银行办理的,而去工行办理第二套房,自己隐去了还有一套房的事实,“两个礼拜后审批结果出来,应该能通过。”他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计算了下,一套房子的月供可以从5300元下降到3900元,每月可以一下子省去1400元。而这套房子的月租金5000元不变,用租金偿还月供绰绰有余。”
不久前,余先生还看中了新江湾城的一套新房,不过他表示目前观望的投资者更多,毕竟政策力度还存在空间,且如今房价仍在高位,单凭二套房贷政策无法撬动投资者争先买房。
矛盾的是,他向《东地产》记者透露,他的一些朋友尤其是第一次投资房产的购房者开始有所行动。“一方面他们手头上有一些闲钱,可以用公积金加商业银行贷款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看到目前月租金抵消月供现象,因此开始打算投资。”
房贷利率下降,租金偿还月供,对于出现的这一幕,台庆房屋副总经理陈史翎认为,“二套房贷松动是政府发出的一个信号,目的是释放投资者买房。2007年9月二套房贷政策出台后,投资者买房马上减少,08年投资者不敢进场导致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成交量都大幅萎缩。不过,目前二套房贷放松也未必能拉动投资者争先买房,可能只有少数投资者会选择进场。”
金融杠杆制约投资行为
然而,也有专家认为即便真正放松二套房贷,刺激效应也会大打折扣。
《东地产》记者此前在采访业内专家蔡为民时,他曾大胆预测,二套房贷必定会取消,且蓝印户口、购房退税等政策也将会在今年陆续出台。“只有当经济环境得到改善,消费者对自己的财务更有信心,不再担心失业问题,同时企业主对经营压力得到缓解时,购房需求才有可能真正得到释放。”他对《东地产》记者表示。
除经济环境的制约外,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银监会还将通过其他金融杠杆来制约投资者“炒房”行为。“根据购房实际情况,借款人的信用记录,以及借款人的收入、偿还能力等风险因素合理确定具体的每一笔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并让借款人每月偿还贷款的支出不得超过个人收入的50%。可以说,这些都是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最为基础的规定。央行重申这些规定,就是要防止房地产泡沫重新泛起,防止有房地产投机者利用银行金融杠杆大肆炒作房地产。”易宪容指出。
“睁只眼闭只眼,银行很无奈”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银行为争夺客户而又存在放松态度。
“二套房贷就像一把双刃剑,办理得多并不能增加银行利润,不办理又会造成客户流失。”中国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东地产》记者,“目前中行细则虽还未出台,但信贷部门已经将第二套房按照首套房利率操作。”
而针对上文提到的余先生案例,该工作人员也无奈表示,“即使客户不告知自己首套房贷款余额未还清,银行系统也一查便知,不过为了挽留客户,估计工行会睁只眼闭只眼将其放过。”
事实上,银行方面对投资者的暧昧态度早已出现。即便是2007年9月出台第二套房贷政策,但这一年多时间内,银行信贷部门由于业务量的萎缩,早已暗中纷纷解禁。据沪上多家中介门店经理介绍,将第二套房操作成首套房递交部分银行审核,通过率几乎百分之百。
另据其他媒体披露,不仅是二套房可以享受首套房利率待遇,三套房、四套房等在部分银行都可比照首套房优惠政策执行。
对于二套房贷政策的放松会否引动投资者买房,更多的业内外人士则认为目前投资者买房更为谨慎,市场普遍预期房贷政策进一步松动的可能性很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