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商、开发商、各个阶层大PK
全球经济不景气让建筑商和开发商在楼市“寒冬”中成为难兄难弟。在这场金融海啸面前,他们有时要互助营生,有时又不得不相噬求存。年关将至,在此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建筑商、开发商的高、中、低三个阶层展开了一场生死大PK。
BY 记者 郑宇栋
建筑商、开发商基层PK
建筑民工:裸奔裸卧
“裸奔”早已经不是民工讨薪的新鲜招数了。早在2000年之初,就有媒体爆出有民工因建筑商拖欠工资,而裸奔街头引起大家关注的新闻。不久前,南京又出现民工“裸奔”讨工资的事件。但这次正确地说,应该叫“裸卧”。几位民工脱光衣服横卧在马路中央,引起群众围观。这样辛酸的“闹剧”并不是行为艺术,只不过想博得同情拿回应该属于他们的工资。
作为建筑方的最低阶层,民工无疑是楼市“寒冬”的最直接受害者。开发商一旦无法结清建筑商的垫付款,民工就很可能领不到当年的工钱。由于很多施工单位与建筑工的工资结算方式都是一年一结,民工顶着一年汗水付诸东流的巨大威胁,难免就会做出过激的举动。
除了“裸奔”,爬吊塔也是建筑民工讨薪的常用方式之一。有些人甚至还会将包工头一起押上几十米高的吊塔,让他一起体验工作的艰辛。当然,这些极端的方式并不可取,但楼市“寒冬”的形势也让建筑民工面临更大的拖欠工资的可能性。因为很多建筑商也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拖欠工资实属无奈。
售楼小姐:跳楼怀孕
曾经风光的售楼小姐,如今却面临着裁员、降薪、转行等多种危机。当自己最低的要求也无法满足时,售楼员也用起了民工讨薪的招数——跳楼。11月底,郑州的6名售楼小姐爬上了自己销售的住宅楼楼顶。缘由是楼盘滞销导致公司无法兑现曾经的“工资+提成”,后来连下调过的基本工资也没有拿到。这起事件也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楼市的萧条,是否已经严重让售楼员的生活悲惨至此?
虽然跳楼只是个别现象,但裁员危机却是在此行业内普遍存在。而这样的压力也催生另一种奇怪现象——怀孕避裁员。由于新出台的《劳动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于是就有人想出提前怀孕,以避免自己因销售业绩不佳而惨遭裁员的厄运。有调查显示,在裁员计划中,女员工总是最容易被裁的对象。而售楼员职业又多为女性从事。如今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售楼小姐想出靠怀孕避裁的方法,也体现出了危机下的人民智慧。
与跳楼讨薪相比,怀孕保饭碗虽然利用了法规政策合理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中,又会留下新一轮的隐患。多了一个孩子的成本,保住了现在并不好做的售楼员饭碗,似乎也不怎么划算。
建筑商、开发商中层PK
项目主管:讨债催款
开发商资金短缺,建筑商就成了最着急的人,毕竟他们还垫付了工程款在其中。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房市不景气,“逼宫”开发商最紧的并不是银行,而是建筑商。今年是近几年拖欠工程款数额和时间段程度最严重的一年。
一位某中小施工单位的业务部负责人戏称,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他的业务部几乎快要转型成讨债公司了。现在部门每个月的主要工作就是出去催讨工程款。有些开发商想用建好的物业来抵押费用,可是他们却无论如何不敢接手。“现在的楼市那么差,我们拿了房子又能卖给谁去呢。就算能卖掉也肯定要打不少折扣。关键是还有材料商来催我们的债,又不可能拿房子去抵给他们。”
除了材料商的压力,年底要结算民工工资也是一部分资金压力。如果真的因为拖欠工资而引发民工讨薪的恶性事件,还会导致政府方面的行政干涉。近几年,施工单位因为欠薪被地方政府驱逐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而对于建筑商来说,一旦被列入驱逐名单,对未来的整体业务将是致命打击,尤其是经历了今年的楼市打击之后,建筑商非常害怕这种情况发生。
“现在材料商在催款,建筑工人马上又要发工资回家过年,现在的情况真的是年关难过啊。”这位业务部负责人不禁发出感叹。
营销经理:降薪挖人
虽然众多营销代理机构普遍在裁员,房产中介也大多在瘦身。一些在售新盘却出现了售楼员缺乏的奇怪现象。汉中路一家新开楼盘的营销部张经理透露,如今楼市萧条,很多有经验的售楼小姐都在谋求转行,剩下的人员又存在能力不够或不满降薪的两极现象。“现在房子难卖,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已经下调了200至500不等。虽说销售主要靠提成,但在难出业绩的情况下,就更没有人愿意干了。”张经理说。
《东地产》在其他几个新开楼盘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房产公司销售业绩下滑导致了基本工资下调。售楼小姐的收入等于在工资和提成两方面都被削减,很难留住人。
张经理负责的汉中路新盘一直在招售楼小姐,可是连招了3个月也只招到3个人,其中一个还是没有销售经验的新人。“再好的产品,没有人手,你叫我怎么卖呢。更何况现在房子本来就卖不动。”
某大型开发商的营销总监私下表示,现在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对开发商来说非常珍贵。如果想要从其他公司挖人很困难。“如今金融危机也开始慢慢波及到我们了,大家在这个时候都不愿意跳,特别是房产销售就更不愿意变动了。毕竟现在这阶段,能开出特别优厚待遇的开发商也不多。”
从降薪、裁员,再到如今的没人愿售楼。各大开发商的营销总监,在殚精极虑地开拓业绩之前,还要先解决自己的人手问题。
建筑商、开发商高层PK
建筑商老总:转型脱身
由于现今的楼市实在过于“寒冷”,中国建筑商私下表示,明年的宗旨就是尽量少接楼市开发项目。“今年大家都被套得厉害,能全身而退就不错了,谁还愿意继续踩进去。”一位著名建筑商旗下子公司的内部人士这样告诉《东地产》记者:“明年大家都开始关注政府的4万亿计划,政府工程项目应该还是比较有保障的。而开发商那边的尽量少碰。”
在以往的项目开发中,开发商只出两成资金,很多建筑商往往要垫入八成。这样的比例也使得建筑商成为在楼盘滞销阶段的直接受害者。
一些中小施工单位的负责人透露,他们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就逐渐在退出一些住宅楼的开发项目,情愿将现金捏在手上做一些其他产业的投资。今年8月,北京一起建筑商状告开发商的原告律师曾向媒体说出这样一句话:“类似拖欠工程款的案件,前几年双方基本以和解收场。而今年形势发生了变化,六成以上的建筑公司更愿意起诉开发商。房地产行情在变坏,他们认为再不追款就来不及了。”这也许正说出了大多数建筑商的心声了。
开发商老总:融资套现
为了缓解资金链断层的危机,房产开发商不得不用各种方式来套现“过冬”。
11月初,上海开发商三强之一的绿地集团就将金山老街的项目,现房抵押给了参与承建的7个建筑商。这在今年房产行业中比较罕见,因为绝大多数建筑商并不愿意接受现房抵扣建筑款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一些建筑商表示,因为年关将近,他们迫于材料商和工资结算的两方面压力,无奈之下最后才接受了这一协议。
在物业抵扣工程款方式多数难以实施的情况下,很多开发商采取了转让股权套现的手段。据《东地产》记者的粗略统计,仅在北京产权交易所,2008年11月和12月到期的房地产企业产权交易项目多达14家,挂牌总价高达139562.8774万元。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提供的数据显示:11月17日至21日,房地产业成为该所交易最活跃的行业之一,一周成交11宗,成交金额为人民币3.38亿元。
上述的绿地集团同样在今年多次通过股权转让以缓解资金压力,1月,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已将所持有的东方证券2.77%股份中的1000万股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挂牌价格为1.5亿元。4月,绿地又将持有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10%的股权以3.69亿元的价格挂牌转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