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高楼打了个冷战
BY 《东地产》记者 万云选
一个长达14年慢跑的工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让许多人认识了一个在中国颇有点“命运多舛”的日本老头森稔。他的环球金融中心在97年陷入停顿,刚在今年推出又很不走运地遇到全球金融危机。
上海的许多开发商没有体会到森稔1997年的郁闷,现在却和他一样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感受寒流。
在上海地铁里,随处可见环球金融中心观光大厅的广告,它正逐渐成为上海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你愿意花费150元,你随时可以登上环球金融中心474米的观光大厅,这是目前中国最高的“阳台”。6年后,这一高度将再度被新崛起的“上海中心”刷新。因此有人半开玩笑地表示:“环球金融中心只能赚6年的钱。”
显然环球金融中心距离危机的时间没有那么远,不过那是它另一面的事情,与观光无关。
这幢创下租金和楼层“双高”记录的陆家嘴新地标建筑,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开门营业显得有些冷清。
从安检到通行卡办理到进入办公区域的整个过程,除了礼仪小姐几乎看不到别的人。大部分楼层是空置的,少数已经入驻企业的办公设施非常简单,显然还没有完全筹备好。礼仪小姐介绍,在大厅墙上的液晶屏幕上滚动着的是已经入驻的公司中英文名称。记者仔细数了一下,包括日本瑞穗证券上海代表处、日本三井住友银行上海分行、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公司、德国黑森-图林根州银行(helaba)上海代表处、日综(上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外资机构以及上海上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中资商户在内,总共14家机构的名单。
按照环球金融中心业主方披露的数据,目前写字楼出租率已超过60%。但是根据《东地产》记者综合上海多家代理行统计的数据来看,环球金融中心的出租率不超过40%。这甚至低于两个多月前森稔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45%。
去年年中预租时,环球金融中心当时表现得相当强硬。他们不仅将日租金抬高到20元每平方米每天,这几乎是目前浦东甲级写字楼租金的2倍。在招租时甚至不愿意通过中介寻找租户,而是更依赖自身的全球客户资源。
但随之而来的一场危机打乱了森稔的原有计划。仲量联行亚太区董事陈立民表示,自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美国企业尤其是美国金融机构,都缩小了原定租赁的办公面积,还有部分企业甚至取消了搬迁办公室的计划。在开业当天,森稔也承认,部分客户最终租赁的办公面积较原来要求的面积减少了一半。
招租遇阻力后,森稔调整了出租的方案。原本在租金和租户档次上相当挑剔的环球金融中心
“放下身段”,不仅对预租客户实施一定的免租优惠,原本要求“必须是跨国机构”的招租标准也有所放低。
不仅如此,环球金融中心甚至还将手伸向了同样属于森大厦株式会社的汇丰大厦。据公开的客户数据,与环球金融中心签约的入驻企业中,日本金融机构及企业超过一半,达11家,来自欧美的企业仅6家。其中,11家日本客户中,大部分是汇丰大厦的老客户。
“他们搬出后,汇丰大厦的出租率将出现下降。”森稔表示。
按照森稔的计划,环球金融中心将在1年后实现90%的出租率。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要按此坚持12年收回投资则难上加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