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石头撰《石头记》——而导致《石头记》去作者化
(2025-08-15 19:45:05)
既然石头撰《石头记》,“作者自云自又云”之作者,就得“故将真事隐去”,而自称“在下”,以隐去自己的作者身份,实现《石头记》之去作者化:
一、自称“在下”者,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之石头,撰出了记在石头上之《石头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石头撰出了记在石头上之《石头记》,而不是作者撰出了《石头记》。
二、自称“在下”者,写空空道人从石头上抄回《石头记》;写孔梅溪题曰;写吴玉峰题曰;写“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空空道人、孔梅溪、吴玉峰、曹雪芹各自的行为,而不是作者之创作行为。
三、自称“在下”者,写“按那石上书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那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记在石头上之《石头记》书云,而不是作者之创作行为。
四、因石头撰《石头记》,而导致《石头记》去作者化,从而避免了究竟是石头撰《石头记》,还是作者撰《石头记》的自相矛盾。
五、由于《石头记》的去作者化,所以在找不出作者之前提下,认定“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之曹雪芹,为《石头记》之作者,显然是南辕北辙,给石头撰《石头记》制造新的矛盾。因为曹雪芹毕竟不是石头,也不能取代石头而撰《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