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遮石”的“曹雪芹撰石头记”之说
(2023-04-27 21:00:24)
在《石头记》一书中,只有石头撰《石头记》之说,而没有曹雪芹撰《石头记》之说。因为曹雪芹撰《石头记》之说,毕竟是反其道而行之——毕竟是“以人遮石”:
一、作者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创作构思出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的神瑛绛珠之说。至于作者“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不过是借石头被“夹带”于中,“记”之并在石头上公示而已。所以石头是任何人间之人,不能够取而代之的。
二、曹雪芹一不能变成“通灵宝玉”;二不能被带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三不能被“夹带”于神瑛侍者之嘴里;四不能被系于贾宝玉脖子上;五不能身上有“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的《石头记》。既然如此,凭什么说曹雪芹撰《石头记》?
三、既然作者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那么石头撰《石头记》,就是“假语村言”,而曹雪芹撰《石头记》,则非“假语村言”。
四、写女娲氏练石补天,将未用之石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之“在下”,只所以不自称“作者”,而自称“在下”,是为了避免“以人遮石”,从而形成石头撰成《石头记》;空空道人抄回《石头记》……曹雪芹披阅增删该《石头记》;按那石上书云……之格局。
五、由此可见,曹雪芹撰《石头记》之说的要害,是“以人遮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