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等之人生必须有一个归属感
(2022-11-29 10:46:55)
在《石头记》一书中,宝黛等之人生,为什么必须有一个归属感——必须有一个归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的归属感?
这是因为作者念及当日之女子,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经过创作构思,作者曾历过的一番梦幻,已不是当年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原型,而是升华为梦中太虚幻境,警幻仙子所居之“离恨天,灌愁海”的作品;作者及念及的当日之女子,已不是当年之作者,及念及的当日之女子的原型,而是升华为从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下凡……归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离”开人间“恨天”,生存于“愁海”的神瑛绛珠等(宝黛等)之作品。
正因为如此,所以宝黛等之人生,不能与作者及念及的当日之女子的人生划等号——也就是说,作品之原型不能与作品划等号。
因作者及念及的当日之女子,是作品之原型,故其没有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之归属感;而宝黛等之人生,则是作品,故其有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之归属感。
由于我们读《石头记》一书,读的是作品,所以该书中的宝黛等之人生,必须有一个归属感:必须从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下凡……归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必须有一个“离”开人间“恨天”,生存于“愁海”之寓意感。
作者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不过是借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变成“通灵”之石头,被带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被夹带于中,以“记”神瑛绛珠等(宝黛等),如何从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下凡……如何归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如何“离”开人间“恨天”,如何生存于“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