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瑛绛珠之说——宝黛人生之“灵魂”
(2022-03-25 18:23:50)
在《石头记》一书中,宝黛之人生与神瑛绛珠说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抛弃神瑛绛珠之说,而谈宝黛之人生,是片面的。抛弃宝黛之人生,而谈神瑛绛珠之说,同样是片面的。因为神瑛绛珠之说,毕竟是宝黛人生之“灵魂”。
神瑛绛珠之说的背景,源于作者因念及当日之女子,自云曾历过的一番梦幻……梦中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子“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此中设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哭司、春感司、秋悲司、薄命司,“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不过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中的一部分。
“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都是从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下凡……归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都是“离”开人间“恨天”,生存于“愁海”,更何况“神瑛绛珠之说”中的“神瑛绛珠”呢!
作者在写女娲氏练石补天,将未用之石弃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之前提下,而写一僧一道远远而来,是大有来头:
一、一僧一道中的那僧,是“神瑛绛珠之说”的知情者。神瑛侍者浇灌绛珠草,绛珠草脱却草胎木质,幻化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密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绛珠仙子下凡还泪,警幻亦曾问及……
二、一僧一道来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之目的,是将石头变成“通灵宝玉”,然后携其到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将蠢物交割清楚,将其夹带于中……从而使被夹带于中之石头,记录下神瑛绛珠等,从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下凡……归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通灵宝玉”归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复原本质,石头上才有了《石头记》。
四、由此可见,作者写宝黛等之人生,实际上是写神瑛绛珠等,从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下凡,造历幻缘、还泪、陪着还泪……然后再写其归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从而达到了宝黛等“离”开人间“恨天”,生存于“愁海”之效果。
五、石头被带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是石头的“身前身后事”;石头被夹带于即将下凡的“神瑛绛珠”之中——即将下凡的“神瑛绛珠”,是石头的“身前身后事”;贾宝玉衔“通灵宝玉”而生……“通灵宝玉”被系于贾宝玉脖子上——宝黛等之故事,是石头的“身前身后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