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厚重情怀,精巧表达——吴伯萧《灯笼》欣赏

(2019-03-26 18:14:22)
分类: 读书收获

厚重情怀,精巧表达

——吴伯萧《灯笼》欣赏

“灯”和“笼”都不能传递美感,但两者合到一起,却能给人以隐隐约约,似明忽暗的朦胧感,还有那刺破黑暗、无惧风雨的生命之美。灯若不笼,则流于直白;笼若无灯,则状如死物。吴伯萧《灯笼》一文,就如这个词语给人的感觉一般,美好含蓄而又情深意浓。

“灯笼”见真情。文章第二段到第七段,写的都是真情。鲜明的有挑着灯笼迎回祖父的温暖亲情,有上下灯学母亲接灯笼的珍贵母爱,有乡俗还愿挂在村头给孤行客安慰的红灯,有元宵时节跟着龙灯跑半夜枕着小灯入梦的回忆,有族姐远嫁,官衔灯映照褪色朱门的遗憾……这些情感真挚深沉,随着作者的叙述有如一副副唯美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想想看吧,处处是灯笼,有日常生活所用的,有艺术表演需求的,还有年节特殊景象的展示,何其普通又何其令人回味无穷!

“灯笼”表文化。灯笼不仅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还体现着历史文化。且不说艺术戏曲故事,单是元宵张灯、朱红描字、宫灯想象,就把人的思绪拉到无限远的曾经,岁月沧桑伴随着文化流淌,这是我们民族的积淀!

“灯笼”言志向。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无论历史风云变幻,总有一批铮铮铁骨撑起国家的脊梁。沙场点兵射天狼是将军的誓言,挑灯看剑燕然勒功是战士的追求。此时的灯笼已经不是一种景象,更是一种豪情,一种志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好男儿壮志万丈!但,灯笼也太朦胧了,还是火把、探照灯、燎原烈火的气势足!这是担当,是誓言!

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们走古仿今,听故事赏戏曲探军营,由个人款款深情到激越悲壮的家国情怀,我们的情感也在颤抖中升华。

厚重的文章,隽永的文字。

喜欢本文语言的简洁传神。“活活的太阳”“沸的繁星”,写出太阳的活力与繁星之多之亮,“祖父好”, 好在有情趣,好在有故事。还有那“咕咕噜噜的私语”“闹嚷嚷的观众”“跳跳的磷火”……再加上带字的灯笼,追灯的人,整篇文章有声有色有趣儿。

喜欢本文古典的意蕴深长。“岁梢寒夜”有多少快乐?“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有多少故事?“夜深星澜”有多少情深?那信手拈来的唐明皇、宋史、汉献帝历史传说,那“调绿嘴鹦鹉”“秋千下寻幽悄”的文雅韵味,无不让人感慨作者积累的深厚。

喜欢本文情感的含蓄。那叙述、描写、议论的交错浑然,使得情感也如灯笼一般,似隐似现。“记忆的网里挤的”是“灯笼的缘”,心有千千结不过如此;“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思慕的触角感受的在人在事更在情啊!“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逝者如斯夫,慈母深情不变,可惜岁月不居。还有那褪色的朱门,灯笼下的马前卒,淡淡的表达下有着怎样的巨浪深情!

诗意流淌,画面绮丽,音韵和谐。一盏孤灯下细细读来,岂不口齿生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