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四世同堂”?
(2014-07-01 10:21:42)分类: 读书收获 |
为什么是“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简介:
《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写抗日战争,揭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讴歌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爱国精神的不朽之作。
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可歌可泣,气度恢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是一部感人的现实主义杰作。
——摘自360百科
“四世同堂”,原意指祖孙四代共同生活,无一人离世。这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老人们特愿意看到的景象,也是他们的追求境界。儿孙满堂膝下承欢,是家族人丁兴旺的展示,更是老人福寿双全的寓意,想着心里都美滋滋的。可以说这是一个温情的,暖和的,甚至欢快的词语。
而一个家族是否人丁兴旺,除了老天照应外(寿命、家业、添丁),更多的则是和社会联系到一起,社会兴则家庭兴,社会乱则家庭亡。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个家庭即使再安分守己,但在混乱的社会中想要保全自己,也是何其困难呀,就像风暴中大海上的一叶扁舟,早已身不由己!
老舍的《四世同堂》就是这样情况,日本占领北平全城陷落,一个四世同堂之家想要过自己的安稳生活,只能是痴心妄想。这种期望与现实的对立,温情与血腥的对比,应该是作品名字意味之一吧!
四世同堂中老一辈人,如文中的祁老人,他的年龄经历使他阅历超重,在一般情况下可谓知过去,有经验,对于未来也会有自己合理的判断与合适的规划。如果世道不按照他的经验发展,那种老人的“经验”与“现实”的难以把握间的矛盾就会成为文学作品中宝贵的“节点”,使得读者深受震撼。就如文中祁老人的经验对于现实完全无法作用一样。
此外,小说中必有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如果显现在一家人身上,就更让人感受深刻。祁老人一家中有勇士如老三瑞全,也有汉奸如老二瑞丰。忠厚实在任劳任怨者如老大媳妇韵梅,贪图享乐无耻无义者如老二媳妇胖菊子。由这四世同堂的一家人辐射出去,就可以将小羊圈胡同甚至全北平的其他住户连成一张网,这张网里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各自展示各自的生活心理。
所以,这篇恢弘长篇著作用《四世同堂》做名字,更有其特殊的含义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