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课堂实录及反思
(2013-05-27 07:16:33)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堂教学 |
《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课堂实录
【学习目标】
一、掌握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二、熟悉中考记叙文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分析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
【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记叙文阅读分值为14分,请大家打开说明与检测,读下第二段,了解下河南省对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学生读书熟悉考点)。今天我们主要来进行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为什么选择这个专题?上次一模考试时咱班这道题的平均分为2.06分,对于占4分题值的分数来说,得分率确实不高。【到了初三后期,试卷上每道题得分为多少应该怎么做心里都要清清楚楚。所以每类型题前面我都要告诉学生得分率多少,失分情况原因。但这类题失分原因十分抽象,只能在做题中一一纠正。】
二、一放一收:
师:下面我们来看历届河南省中考任务形象分析题,请大家自己看看。
【PPT1】历年河南中考人物形象分析题:
•
•
•
•
师:几乎每次考试都有人物形象分析题吧?!分值都是多少?
生:4分。
师:所以希望通过今天的训练,大家都可以把这4分拿到。下面我们来看下这类题的题型。
【PPT2】常见题型为: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或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或
师:遇到这类题的时候,大家会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理解答题呢?你的经验是什么?请大家思考。
请大家搜索头脑中现有经验,你在遇到人物形象分析题目时候从哪些方面入手思考的?
生1:可以找和人物描写有关的地方,然后再找这个人的行为和语言,可以知道这个人性格。
师:从人物描写角度来分析。其他同学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2:从文中叙述的故事来看他性格。
师:是从故事情节角度来入手思考,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对吧!
生3:可以从心理活动看人物性格。
师:由心理活动也可以看出人物是个怎样的人。好的,那下面看看老师的总结:
【PPT2】: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从原文中找依据:注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描、文中对人物某些方面性格特征的评价等。另外,分析刻画人物时采用的对比、衬托、环境烘托、侧面描写等表现方法也可挖掘出人物性格特点。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师:强调几点:必须是“原文中”,“人物描写”“作者评价”都要注意,好友一些其他手法,如咱们提到的事件情节中,都可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经过平时学习和两轮复习后,学生们对于每类型题都有自己的做题方法技巧,本环节设置也就是这个意思,让学生回顾自己做题时思路技巧。但回答问题时没有照顾到学生全面思考,而采用1+1+1形式,有拼凑答案之嫌。】
师:下面呢,我们就来做个练习,看看大家人物形象分析到底掌握得怎么样。说得好不如做的好,下面我们来做练习1。
练习一《桥在水上》【2012年】11.文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说明与检测》P35
(4分钟后)
师:好,时间到,停下来。这篇文章我们以前看过,下面我们来交流下,你的书上写得是什么,站起来就度什么。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下他可以得多少分。
生4:我写得是“善良,教子有方,有同情心。”
师:其他同学听见了吧,他的答案可以得多少分?
生合:1分;2分。
师:有些同学给1分,有些同学给2分,为什么呢?咱们看原题目,他漏了什么?
生:“结合全文”。
师:那什么叫做结合全文呢?就是要从原文中找到具体的事例或内容。
生5:通过她让自己的孩子照顾流浪汉和流浪汉玩耍,可以看出她是个教子有方的人。然后通过孩子拥抱肮脏的流浪汉也不阻拦可以看出她是个充满爱心的人。
师:好,咱们看她的答案。“通过她让自己的孩子照顾流浪汉和流浪汉玩耍,可以看出她是个教子有方的人。”教育方面的,这个理由成立吗?(生答合适)通过孩子拥抱肮脏的流浪汉也不阻拦可以看出她是个充满爱心的人。这个理由合适不?(生思考)
师:抱一下就是有爱心的人吗?好像有点儿牵强。那么怎么才算做是有爱心的人呢?具有同情心或者善良应该从文中哪里看出的呢?
生七嘴八舌。
师:对,文中写到中年妇女给男子宋早餐,送钱,陪他玩耍,当孩子拥抱男子时候不阻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大家写答案时候要写全。好,下面我们看《说明与检测》38页,看看解答,不必字句一致,但意思一定来类似。了解自己答案的失误。
师:好,下面我们再做一个训练,翻到81页。《生命的礼物》12小题。
练习二《生命的礼物》12.麦克拉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说明与检测》P81】
(4分钟后)
师:这道题咱们的答案非常的多,下面我们停下手中的笔来仔细倾听,倾听的过程中来认真分辨这些答案到底完整不完整,正确不正确。
生6:行为果断,在手术前三个小时的时候决定救那个适合的病人。尽医生职责,在两个病人只能救一个的时候选择最合适的病人,而不是就那个不合适的总统顾问。
生7:尊重生命,坚持原则,责任心强。在面对坎贝尔和弗尼斯同时需要心脏移植的时候,他选择了身体适合的坎贝尔,放弃了有权有势,但身体状况不合乎手术要求的弗尼斯。
生8:尽职尽责,把宝贵的心脏给了坎贝尔,让宝贵的心脏在人体内最好的发挥作用。对病人一视同仁,不管病人身份高低,都尽力对他尽职责。
生9:对任何病人一视同仁,在只有一颗适合两个人的要求的心脏的时候,道格拉斯抛开病人身份高低,将心脏移植给了体能更好的人体内。勇于承担责任,虽然知道他如果把心脏给坎贝尔对影响工作或者其他,依然真么做。
生10:不畏强权,没有受外界干扰,把心脏给了最合适的人。刚正不阿。还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师:为什么说他不畏强权呢?
生10:因为弗尼斯人认为自己是白宫要人,所以自己是应该获得心脏的那个人。但医生并没有这样选择,而是做出一个医生应做的正确选择。
生11:他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他放弃了美好的前途,去选择做个合格的医生。
师板书学生回答的个别关键词。(行为果断,不畏强权,舍己为人)
师:好,刚才我们分析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中年妇女,一个是道格拉斯,这两个人物形象分析是一类的么?
师:中年妇女的表现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七嘴八舌通过孩子表现知道的。
师:这就是写人物时候用到的侧面描写。和她相比,达格拉斯就应该属于是正面描写。那么我们想要分析他的性格,就压从文中具体找出依据来,对不对。看黑板上这些词语,都是大家找到的,那么这些词语是否合适呢?
师:我们要看它背后是什么原因的支撑,也就是在正面描写人物的时候,咱们要注意到他最重要的性格特点。咱们来看“行为果断”,为什么说他行为果断?合适不?(生摇头)好像也挺合适的,不给白宫要人给花匠。
生七嘴八舌:老师,文中有陷入沉思,有犹豫。
师:是啊,行为果断的把心脏给了花匠,行为果断在这里是坚决,坚决的给了花匠,背后是什么支撑着他这样做呢?
生:崇高的医德。
师:下面我们看“不畏强权”我们试想一下,有两人,一个是白宫要人一个是普通花匠,假如那个人不是白宫要人也是一个普通人,医生会怎么选择?假如那个人是医生的亲人,他会怎么选择?
生答花匠坎贝尔。
师:那么是不是医生身上不畏强权的性格在起主要作用呢?为什么给花匠不给白宫要人?
生:他身体条件不合适。
师:那么表面的不畏强权后面是什么?是不是他医生这个身份,也就是医德在起作用啊!
师:下面我们看“舍己为人”。什么叫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为了别人。他舍弃自己的前途为了病人的生命,好像也说得通。但文中说他舍弃自己的前途了么?他这样做,也就是即使前途受影响也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还是医生的天职所在吧?!
师:所以说,咱们在概括人物性格的时候,这三点琐细的角度都不是他的性格特点,他主要的性格特点应该是具有高尚的医德。这些词语都是高尚医德后显示出的表象,包括大家刚才概括的“正直”“对待病人一视同仁”其实都是医德的表现。那么咱们在回答问题时候把他是一个医生,具有对待病人一视同仁特点,面对白宫要人也不畏强权,这道题也是可以得分的。但不能直接来表述他不畏强权。前面必须有个大前提,就是最重要的性格特点。
师:好,刚才我们做了两个训练,一个是正面描写人物,一个是侧面描写人物。那么我们在做正面描写人物题目时一定要抓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在他主要的性格特征后再具体详细分析。
师:总结人物性格题目技巧,解题思路并强调重点:
【PPT3】:
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①
②
③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PPT4】:
解题思路分四步走:
①总体把握文章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②画出文章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这个环节从理论到实践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这两个题目选择时候我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侧面表现人物一个是正面描写人物,立足于学生回答问题时过于拔高、不切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效果还是可以的。当时有听课老师说也感觉学生总结的不对,但不知为什么,经老师讲解后就清楚了。这也算是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吧!】
三、二放二收
师:基本技巧掌握后,我们再来做个练习,看大家能否按照要求做题。翻到检测41页,《那些未曾感谢过的人》第4小题。
(4分钟后)
师:好,大家停下来,我们看文中贺琼这个人物,是作者直接描写直接出来的吗?她应该属于是侧面表现。那么我们就要来看她做了一件什么事,对文中的人物有什么影响。她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把老师给自己的字条给了梁夏。
师:那这件事对梁夏有怎样的影响?也就是有什么作用,事件的结果是什么呢?
生:使梁夏放下思想包袱,最终考上理想学校。
师:那么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在她身上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他是一个好人。
师:一个好人,我们在概括时候要有具体详细的词语表述。我们看,她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候伸出自己的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乐于助人的人。
师:一定要从具体事件中具体分析。然后我们看,她知道梁夏需要什么,做完事情后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另一方面也是善解人意的表现吧!这两个角度无论从哪个方面来概括都是可以的。下面有大家概括出的三个词语,请大家来分辨下是否合适。一是“机灵”作者想要表现贺琼是个机灵的人么?二是“有大局意识”,什么叫“有大局意识”?考虑全盘布局,她是这样的人吗?三,“责任心强的人”,什么叫责任心强?刚才那个道格拉斯是不是责任心强的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那么安慰同学是不是她的本职工作呢?所以这三个词语都不合适。
师:所以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有几个做题误区要注意到,下面是我们上次一模考试中大家做的一道题:
【PPT5】
选文:
巷子到头了,孩子扔下柴草,钻进旁边的厕所。没了柴草的遮挡,姜老师一下子认出来,这孩子是自己的学生尚百秋。她冲着厕所嚷:“百秋——尚百秋!你出来,出来!”没有动静。
……
人物分析:尚百秋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他不愿老师看到他卖柴草。
姜老师以为柴草真的湿,进院就摊开晒,竟发现了两块石头。
师:有些同学只看到上半部分就开始概括,合适吗?当然往后面看就知道不合适了。此时的躲避就不是自尊心强,而是做了错事怕被老师发现的表现了。
【PPT6】
选文:
于是我又想起,一年的年根在火车站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走道上也人贴着人地站着。从车门根本挤不上去,有人就从车窗往里爬。我看见一个年轻人,半个身子已经爬进车窗,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双方都在使劲,这年轻人拼命地往车里挣扎。就在这时候,忽然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地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时,站台的工作人员绝不会把他推上去,但此时此刻为什么这样做?为了帮他回家过年。
站台上工作人员形象:有同情心的人:帮助年轻人进入车厢回家过年。
师:文中工作人员形象这样总结合适吗?(学生思考回答)
师:大差不差?大差不差可就错了,咱们语文,有的时候是大差不差,有的时候需要非常准确的表述,最起码意思不能改变。什么叫做有同情心?面对弱者、病痛、不幸者时候的恻隐之心叫同情心吧!文中帮助年轻人回家过年叫做同情心吗?他为什么帮助年轻人?他知道人民年底是要回家过年的,这是什么?
生:善解人意。
师:这是善解人意,知道别人需要就伸出手这叫善解人意的。另外咱们看文中这样表述“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为什么往外拽他?这是什么性格特征?
生:尽职尽责。负责任。
师:对,也可叫恪尽职守。所以我们在概括的时候不要想当然的来概括,一定要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述。所以,我们在概括人物形象时候,有一些误区不能进入:
【PPT7】
人物形象分析误区
①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
②没有立足原文,无中生有,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
③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分析评价人物。
师:请大家认真读仔细想,看看自己做题中有哪些误区。【本环节和前两个练习一样,依然在做训练中解决问题,就是最后的小结也是在练习基础上的,如果当时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再点拨下效果可能会好些。】
三、三放三收:
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课堂主要内容,布置一个作业,《说明与检测》P90《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11题。看看大家做题时能否避开这些误区,清楚答题清晰得分。
《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课后反思
选择这个专题的时候,和同组朋友们商量许久,不想为了完任务而去初一初二选择课文来讲,又费力又没有意义。而到了二模专题复习阶段,无非就是做做题对对答案,但就这最后的复习阶段,或许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我们四个人都逼了自己一把,于是我们也都有了自己这次非凡的从教经历。
初三专题复习,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得分能力,而人物形象分析这块,大家都认为其简单,得分率却很低。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必要研究下,所以我认为设计时一定要真正做到“重心下移”,知道学生问题所在,然后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本课内容百分之九十都是原创。
从课堂设计及完成情况来看,问题放下去也收了上来,好像也解决不少,但仔细思考,依然有以下不足:
1、学生问题的处理怎样合适。在“放下去”的过程中我收集不少学生各种情况问题,于是让他们在班级进行展示作为例子分析,但是次环节忽略了学生自己的作用,没有利用好学生资源,应该让学生自己先进行辨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才指导。这样学生才真正作为学习主动接受接收者。
2、慢与快关系的把握上。上课前同事们一直在抨击我这样讲速度慢,说是如果这样复习内容大时间少根本就讲不完。但我觉得学生问题必须在学生做题中不断循环式螺旋上升式解决。对于这类学生容易出错容易麻痹大意的题目,不妨多放点儿时间来练习,可一节课上完却发现学生收效不是很大,初三后期又该怎样把握这讲课速度快与慢和学生掌握好不好的关系呢?
3、教师到底应该做什么角色。今天整理实录时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假如把学生比作一群小羊,知识比作肥美草地,我们教师比作放牧人,那么我们是走在小羊前面用一根绳子牵着他们快步走还是应该跟在他们后面呢?或者这个比喻有点儿牵强,但本次讲课时就发现我们有这两种情况,一个是教师的总结概括牵着学生走,另外一种是走在学生后面需要时适当引导。觉得不能片面说哪种效果好哪种行为差,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吧!例如学生知识掌握差不多了,时间又紧,教师直接引导挺不错;而当学生知识情况自己不了解时候,不妨放慢脚步,走在他们后面。
如果再讲类似课堂,提醒自己要在学生自我掌握总结知识层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