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学生二读收获及共读反思
(2010-11-23 15:28:56)
标签:
杂谈 |
《小王子》学生二读收获及共读反思
周一,《小王子》共读工作正式开始。本担心一节课学生读不完,以至于不能完成给篇章加标题的任务,刚好地方课老师到上海学习,于是就加了一节课,两节课连着学生就完成了两项任务:给每篇加上名字,把自己的收获浓缩为词语,并说明原因。
拟标题
周二课堂,学生第一件事是交流标题,这时发现学生所买书目中有百分之十是有标题的,并且标题五花八门,各不一样。并且交流过程中发现部分关键词语翻译不一样,这就造成共读困难。所以提醒我们共读版本的选择一定尽量一致。
先是小组交流,只交流不研讨。标题本身就没有具体必须如何如何,只要是从文中找出的即可。这个环节设置一是让学生会抓住关键内容拟题,二是提升概括能力,三是让学生们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明确标题的多样化原则。
学生交流完毕后,先告诉学生,书上有标题的学生吃大亏了,然后读了两本书上不同的标题拟定,以达到目标,以下是两本书上不同的标题:
第一章:大人们看不懂的画
第二章:遇到小王子
第三章: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
第四章:奇怪的大人们
第五章:危险的猴面包树
第六章:忧伤的落日
第七章:绵羊和花儿的问题
第八章:难伺候的漂亮花儿
第九章:与花儿道别
第十章:理智的国王
第十一章:自负而虚荣的人
第十二章:为了忘却而喝酒的人
第十三章:只知道计算的商人
第十四章:不停地点灯熄灯的点灯人
第十五章:从不离开办公室的地理学家
第十六章:壮观的地球
第十七章:能把人送到很远地方的蛇
第十八章:不起眼的小花
第十九章:重复他人说话的高山
第二十章:让小王子伤心的玫瑰花
第二十一章:想让人驯养的狐狸
第二十二章:人们都在寻找什么
第二十三章:神奇的止渴丸
第二十四章:寻找沙漠中的水井
第二十五章:来到地球一周年
第二十六章:小王子离去
第二十七章:永远的思念
以什么样的姿态读书
学生热火朝天的交流后,我把他们的收获收上来一部分,大家答案是五花八门,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收集了一部分(原因略去):爱心、建立关系、童心、纯真、真诚、友谊、执着、可爱、善良、用“心”观察……
其实收获也如同标题一样,是无所谓对错的。读了,有收获了那就是赚了。但每本书中总应该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理解反思,这才是共读的目的所在。而这本书中的“驯养”是最关键的,我调查一下发现班里只有两个学生收获到这个词语。另外一个学生的问话触动了我:“老师,小王子最后到底死了没?”所以,就如何有效读书不跑偏我给学生进行了推荐与小结:
1、理解:要理解文学作品的特殊性,我们看文学作品需要看的是思想,是文章要传达的观点,它来源于现实但又不同于现实,所以不能用现实生活中的观点来解释,而要从文中获得收获。如本文小王子到底死不死实在是无关紧要。
2、欣赏:每一本每一篇优秀的书目必有其值得学习欣赏之处,这就是我们阅读的目的;
3、思考:读书是为了什么?读完不算晚,思考并和现实结合思考,将文中内容辨析为我所用,那才是最高境界。
接着,我又讲了提问的有效性三个原则:
1、一定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不能是最简单作者说了又说的问题;
2、要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或内容向关联,最好结合自己的收获,不能天马行空乱说一气,为了提问而提问;
3、将感悟与反思与自己生活相结合更好。
驯养
“小王子为什么非得离开地球?”
“花儿那么骄傲。为什么小王子还要回去找它?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两个问题一是教给学生有效提问,很明显第二个效果要好得多,二是引入今天我讲解的主要观点“驯养”。
接到问题后学生先是思考,然后就杂七杂八的说起来,但很明显可以感觉到说到“驯养”一词的人很少,这就是他们阅读最大的问题,轻飘无力,为了读情节而读书。
提示他们“驯养”后开始引导他们理解“驯养”。
读21章,理解什么是“驯养”,然后在文中找“驯养”条件及结果是什么。然后交流:
驯养,就是“建立关系”,它需要的是“信任”“耐心”“用心”,它最终结果是“负责”。有文中狐狸例子的阐释,再加上引导学生朗读小王子自白的玫瑰心语,学生们已经了解这个词义:“她是我灌溉的,她是我保护的,她是我喜欢倾听的,她是我的玫瑰……”
当学生露出恍然大悟会心的微笑后,我又用几个问题将他们打入思考之中:
你是谁的玫瑰,谁曾经用那么漫长的时间将你驯养?
什么东西是你此刻的玫瑰?你真的在用心慢慢地靠近它驯养它吗?
学生们思维很是桎梏,并不够活跃,只能想到人际关系,尤其是第二个问题,大多数学生想到的只是小猫小狗,有的可以想到弟妹和朋友。而对于生命中的其他内容,例如学习、爱心什么的,却忽略了。不过,时日很长,慢慢走,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