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爱护儿童敏感的心灵——读《要相信孩子》
(2010-10-01 20:44: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收获 |
要爱护儿童敏感的心灵
——读《要相信孩子》
回顾我们平时教育的失败,很多情况下是老师高高在上,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想事情,就拿昨天国庆下午放假前的两节课,我干脆提前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写,孩子们高兴的拍桌子乱叫。可英语老师却依然按部就班的让学生们做练习,直到下课才布置作业,但此时学生们已经是歪歪扭扭的坐在座位上,眼睛直往窗外瞟了。
这个例子用在这里并不恰切,但也可以说明一点,那就是很多时候事情处理不好,不是我们采取的策略有多大问题,而是立足点本身就是错误的。而教育孩子,第一要务就是要爱护儿童敏感的心灵。
当然,自护儿童敏感的心灵是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关怀儿童,不仅要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还要学会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把他们的忧伤、焦虑和为之激动的事情统统装在自己的心里。”教育者不应该是一个不动感情的,只按着某些具有抽象公正性的条条办事的审判官。所以,教育者育人工作最需要注意的一条真理是:
“在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应伤害他们心灵深处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不恰当的,没有分寸的关心,如果伤害了儿童的人格、自尊和自豪感,那么也会像直接的侮辱一样刺伤儿童的心灵。”
关键词:自尊感。关键做法:培养儿童自尊感。
关键做法:发展并巩固儿童自我尊重的感情。
儿童的心是敏感的,这颗心可以吸收一切好的东西。如果教师能引导儿童向好的榜样学习,启发他们效仿一切好的东西,那么儿童身上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可以不经过任何痛苦地,也就是不使儿童心灵受到伤害,不使他们感到委屈地自然消失。
如果儿童不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团对他个人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事实上,“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努力提高道德水平的积极性。”
具体注意事项:
1、儿童们的任何行为都不能与成年人的类似行为相提并论。儿童中出现的偷窃现象和成人的类似行为绝不是一回事。所以处理时候必须特别慎重特别细致特别有必要深入研究儿童的内心世界。
2、通过直截了当的方法如将孩子的弱点公之于众,希望儿童自己以批判的态度评论自己的行为,“醒悟”过来然后努力改正,这种教育方法是不好的,因为它把孩子们最敏感的地方——自尊心、个人尊严、自豪感统统暴露于外,并使之受到伤害。
3、当教育者用总是带着责怪和不信任的口吻,或者是善意的开玩笑的形式对孩子提意见时候,孩子更难以接受。此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对于人们对他不信任而采取的虽然不可原谅却十分合理的反抗。
4、一犯错误立即进行惩罚往往很容易因一时冲动,缺乏深入思考和仔细斟酌而作出不恰当的决定,而且也会引起孩子们的骚乱和强烈的情绪波动。所以处理任何问题都要等感情平静下来以后。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