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作业压力跳楼教育责任 |
分类: 育儿 |
10月14日 青岛14岁少年纵身跳下16楼 疑是学习压力大。
10月18日 青岛一中学女学生说,如果父母再逼她学习逼她写作业,她就跳楼……
近一个月来,青岛媒体陆续报道三个孩子跳楼、割喉自杀等新闻,随后对孩子学业压力的调查也相继展开,舆论纷纷把责任指向老师,把矛头指向教育,指责现在的老师缺乏责任感缺乏职业道德,现在的教育每况愈下等等。就此,我有两个疑问:1.教师应该为课业压力承担负责任?2.教育就是单纯的学校教育吗?如果责任都在老师,老师以后还敢布置作业还敢批评学生还敢教育孩子吗?到底谁的责任更大一些?
青岛最近一起跳楼的孩子就读的学校在青岛市比较出名,我们这边针对学校有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吃在…中学,玩在…中学,死在…中学。大家的本意是想说这所学校学生作业多学习压力大,都快把孩子累死了。这次孩子跳楼事件真应验了这句话,虽然这所学校有较高的升学率,但以这种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大多数家长会望而却步。但令人费解的是,明明知道这所学校的压力大作业多,有的家长还要高价把孩子往这所著名的私立学校送,甚至提前找人打听报名、还要起早贪黑提前排好长的队,
目的就是为了要孩子成才,潜台词:做那写也写不完的作业,挣扎在学习压力和负荷当中
作业之多负荷之重令孩子苦不堪言,家长也怨声一片,就作业压力问题,青岛市在网上有一个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写作业的时间好多孩子写到10~11点期间,这是预料之中的结果,如果是我的孩子写作业到这么晚我也心疼。我在高中学校,孩子为了考大学,挑灯夜战,10~11点实在是小儿科,那算是早睡。虽然是老师我同样心疼。
那我们不写作业可以吗?我就这个问题询问了周围的家长,如果学校老师不布置作业,你们认为可行吗?被问到的家长们异口同声“No”,他们没有一个愿意把孩子送到这种学校,他们表示担心孩子在这样的学校学不到东西,人家都在学,我们没有作业哪能行。这种心理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有时候家长们在一起聊孩子,说哪个学校的作业多,他们就觉得那里的老师认真负责,相比之下,自己孩子的老师布置作业少,担心孩子比不过其他孩子,甚至动了请家教的念想。事情还确实如此,身为教学一线教师的我深有感触。
当2007年寒假前夕,山东省教育主管部门下发文件,禁止所有高中学校以任何名义在周末、晚自习、节假日补课,学生在校上课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保证学生阳光体育时间1小时……这个文件可谓是利好,让广大的师生轻松减压的特好消息,对于我来讲,工作了十五个年头,乍一听,跟做梦一样,我们(学生和老师)的确需要休息,需要减压,这个消息让我有了第一个安静完整的寒假。但随之而来的是,家长打电话给学校给各地教委反应情况,为什么不加课? 你让孩子在家干什么?学习跟不上怎么办?我问自己,这些家长怎么了?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累吗?政府都要给孩子减压,自己不想吗?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在初中教了三年,我几乎不布置家庭作业,这惹怒了部分家长,他们对我这个新老师小老师信不过。家长打来电话找校长投诉,为什么老师不布置作业?没有作业怎么巩固?我不明白,不布置作业有错吗?我的想法就是,学生只要跟着我走,我会让你有收获,向45分钟要效率。我认为,学习不是靠时间是靠认真专心靠方法靠兴趣。由于年轻有精力有拼劲,好多习题都是我自己出自己编,上课做上课讲,回家玩。我顶着压力继续自己的路,最终,我用成绩向家长们证明我是对的:平均分比级部第二名高十分。有时候老教师也有类似遭遇,投诉理由是,“年龄大了,人家不管了,老师怎么这么不负责任”……
都是作业惹的祸,作业多了不行作业少了不行,怎么办才行?过多的作业占用了学生的业余时间,过多的考试造成家长学生的焦虑;如果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学生开心家长放松老师愉快,有了作业,老师辛苦学生痛苦家长也跟着苦。但没有作业怎么检测怎么反馈怎么提高,这些都是矛盾。现在社会呼吁素质教育给孩子减压,给学生松绑,但矛盾中的家长还是固执地把孩子送往升学率高的学校就读,择名校入学,即使面对的压力大一些考试作业多一些也要坚持,坚持选择了压力和竞争,但真实地面对这些压力时,他们还是很焦虑,而忽略忘记当初这是自己的选择,是替孩子的美好未来作出的选择。这能怪谁呢?
我们都理解这一切。只要作为家长,我们都难免会走这条路,能坦然面对这一切的是强者。话回正题,无论孩子作业有没有多不多,都要记住:孩子学习可以辛苦,但不可以痛苦。也就是说,正确认识学习,正确认识孩子,在孩子和作业之间产生强烈冲突的时候,我们要孩子不能要作业,逼着孩子写作业是不明智之举,如果家长一意孤行,强制执行,势必把孩子逼着走向崩溃的边缘,而不是作业课业考试等压力把孩子逼向绝境,作业没错,错的是人是家长,是家长的态度和方式,因为在作业和孩子的选择中,孩子没有感觉到父母的爱,而分明看到爸爸妈妈和作业站在了一起,再厚重的爱都是枉费。提醒家长一点,作业问题只是一个切入点一个突破口,家长朋友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爱让孩子感觉到温暖,能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是值得家长思考的。而且我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是任何学校教育替代不了的,父母的爱是孩子心理成长必不可少的养分。
作为老师,也要注意作业的量,对待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采取严格但柔和的态度和方式。其实,作为一线老师来讲,也有很多难处:家长向老师要成绩,不出成绩的老师人家不愿意跟,要想出成绩,孩子的各方面压力肯定要大一些;领导也要看成绩,领导不仅通过成绩向上级显示自己的政绩,更是向社会向家长显示自己的实力,希望能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没有成绩就没有好学生,家长看的就是成绩,社会认同的就是成绩。假如学校出了一个高考状元,你不用做广告,家长挤破头的往里进,不惜找关系花血本。老师为了提高成绩,就会加大作业量考试频率…..周而复始,这个循环就这样继续着。由此看来,这不是单纯学校教育的结果,这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的产物。从老师的角度看,作业多考试多,自己的工作量也大,从本质上说,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是认真负责的表现,但一定要适量,现在孩子的功课量真的很大,不仅自己学科,还有别的学科,每科30分钟吧,一天6门功课就得3个小时,晚上回家后吃饭休息,就得做到10点左右。难呢。现在我们学校就提倡约定作业时间,只要超出规定时间,这科作业就可以不完成。我赞成这种做法。
综上所述,作业无论有没有,多不多,都要量力而行,孩子学习可以辛苦但不可以痛苦;家长可以严格要求孩子,但也要关心呵护尊重孩子,孩子比作业比学习更重要;老师要精讲精练,要向45分钟要效率,对于孩子的作业考试压力问题,老师要给与更多的理解和关怀。每家只有一个孩子,老师(学校教育)、家长(家庭教育)、和政府社会(社会教育)联手合作,把孩子教育成健康快乐的好孩子,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我认为,这其中家庭教育是关键,应该承担起教育自己子女的重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里有爱则孩子健康快乐,学校教育会顺畅,同时每个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和谐则社会必和谐安定。
各位家长朋友们,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