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生跳楼心理性格家庭 |
分类: 育儿 |
9月15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一名男生在宿舍内自缢。据了解,他是“校长实名推荐生”。有同学称他入学后在专业学习上遇到了困难。
9月19日下午,江西省九江市三名10岁左右的女学生,相约跳楼后被送往医院急救,她们跳楼的原因竟然是:“跳楼死了就不用写作业了”。
10月6日上午,青岛市一名17岁的男孩用小刀割自己的脖子。幸亏市民及时发现,并拨打了报警电话。随后男孩被送往医院救治,经过抢救男孩脱离生命危险。家长表示,孩子最近学习压力大,因性格要强才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10月9日凌晨,上海一小区内,一名家住11楼的小学五年级男生从13楼坠落,不治身亡。有邻居表示,很少看到男孩下楼玩耍,可能参加了补习班,经常很晚回家,所以坠楼可能因为功课繁重,压力过大。
10月13日 青岛17岁高中生疑因压力深夜坠楼身亡
10月14日 青岛14岁少年纵身跳下16楼 疑是学习压力大
10月15日,深圳,14岁的叶痕(化名)从一栋33层高的住宅楼跳下,当场身亡。
10月17日中午12点
10月17日现代快报报道了盐城中学初三学生王某自习课上冲出教室跳楼身亡的消息(王某是强化班学生,1.76米的个子,成绩优秀。) 10月20日现代快报又报道了常州两初中生跳楼身亡的消息。
大学生跳下去了,中学生跳下去了,小学生也跳了,让人心痛,令人深思。孩子,你们都怎么了?谁又该为孩子的跳楼行为负责?
我们承认,他们的死客观上讲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但为什么在应试教育下的其他孩子仍然快乐地生活着,而他们现在却长眠于地下;是不是教育制度不合理,我们都要以死对抗。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也不是为教育体制开脱,但这种教育体制的改革是我们个人左右不了的,我们是改革浪潮中的一只小船,随波逐流,我们只有适应和顺从。我们能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更多的来考虑自己的问题、分析自己的原因,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在当今教育制度下,别人别的家庭都没有发生这种事情,偏偏发生在这些孩子身上这些家庭中,这说明了什么?
原因分析:
1.外在压力较大是原因之一,这是跳楼孩子的触发事件。
学习压力大,家长期望高,老师要求严,孩子本身的自我效能感低,自卑,认知水平不够成熟。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下无法释放,日积月累,认知出现偏差,情绪出现偏差,最终导致恶果。
2.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客观上也是造成自杀现象的原因。
青春期是心理断乳期,也是孩子容易彷徨迷惘的阶段,此时遇到挫折后,抗挫能力差,容易冲动容易偏激,做出后果严重的傻事。据美国心理学家调查,自杀是现代社会人类的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并已排在15岁—35岁的青年人死因的第三位。的确,仔细观察一下,以上案例中主要是青春期的孩子,这不得不为我们青春期家长的教育敲响警钟,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过度压抑孩子的需求。
3.由孩子自身的性格导致,这是家庭教育的范畴。
这种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就这种性格的孩子来讲,压力、作业多、成绩不理想、被批评等挫折事件往往是引子,他们的性格中的弊端在事件中暴露无遗。不善于和别人沟通交往,生活单调不多元,缺乏朋友,人际关系不谐调,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后往往自己扛,解决问题的方式单一。再有,这种孩子平常的表现很乖很懂事有点内向,他们更容易出问题,有事之后把温和的外表留给别人,把波涛汹涌的负面情绪留给自己,为了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孩子心理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多。时间久了,负面情绪积聚多了,心理常处于不和谐状态,孩子的攻击力量不能适当地释放,就会转向自己。就好像人的身体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也会出现疲劳、失眠、容易长病的情况。我想这是主要原因。而造成这个主要原因的责任,我想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孩子一出生时没有太多区别,而多少年之后的差异是谁造成。答案显而易见,家庭教育。
4.家长应该承担责任。
我老公听后也发表观点,亲子关系不良,孩子在家肯定没有得到充分的爱,你想为什么别的孩子不出问题,单单这个孩子出问题。其实,我们知道父母肯定爱孩子,老公表达的意思是,父母给孩子的爱的方式肯定错了,或者给的压力太大,或者忙于工作疏于沟通,使孩子产生错觉,觉得父母不爱他,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孩子传达给家长的信息父母也没有及时的捕捉到,继而产生孤独失落感,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有的家长说,还要怎么爱,给他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但这都是物质方面的,孩子也有心理需求,心理需求重于物质需求,不是吗?
5.媒体难逃其责。
综上所述,在强调改革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我们家长是否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呢?了解了这一切之后,我们能做些什么?
对策:
1.力争多方面减压
学校减压,家长减压,成绩不是万能的,孩子也不是万能的,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承受不了重荷,不要给孩子太多的课业压力和心理负担。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中包括家庭成员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让孩子在各种关系中得到关爱和支持,觉得自己的不孤单,可以战胜困难,有战胜困难的人力资源。多参加各种活动,使自己的交往圈丰富起来,使自己的兴趣广泛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一切都能过去。
3.家校加强挫折和责任教育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责备和嘲讽,帮助孩子建立胜利的信心。引导孩子敢承担敢面对,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说句到家的话,一个孩子对于社会损失不了什么,但对于一个家庭,那就是天塌了。孩子,千万不能糊涂,不能走那条路。
4.告诉孩子要爱自己爱生命
这一点是很多家长的教育中欠缺的。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自己的生命,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个体,我们要爱爸爸妈妈爱家人,爱老师同学爱集体......但首先是爱自己,连自己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怎么应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惜。这是我在得知消息后,我和孩子说的一番话。
5.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
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在学生出现情绪波动的时候,学生能第一时间找专业的老师求助。如果学校没有,就到当地的心理咨询中心就医问诊。不要对心理问题羞于启齿,它就像我们的身体疾病一样,是很正常的事情。
6.媒体客观地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