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关键期有效期青春期叛逆期 |
分类: 育儿 |
去理发店剪头发的路上,我看见一老一少纠缠在一起,少的二十来岁,在车上坐在驾驶的位置,老的五十开外在车下,旁边两三个拉架的。少的让老的上车,说出去收拾他;老的让少的下车,在这里教育他…… 慢慢地,我听出门道,原来这是父子俩,到底因为什么吵架,我不得而知,因为只是路过,但结果却让人心寒,父子打起来了。儿子打老子不仅是说”翅膀硬了”,用“没良心”来形容都不为过。老子辛苦带大小子,没赚着好,赚着一顿揍,您说恼不恼?但这儿子要打老子,老子有没有错?这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是不是真是这么回事?
父母生养了孩子,与此同时,就有教养孩子的职责和义务,但是不是每位父母都能把孩子教育“成人”呢?咱先不说才,只说“成人”“长大成人”,成为一个本分的人,知足的人,勤奋的人,感恩的人,有责任的人……
如果您做到了,您就放心了,孩子能做好自己,您的心血没有白费;如果您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您不仅白费了这么多年的心血,您还给自己培养了个一个麻烦,培养了一块“心病”。那同是出生婴幼儿,怎么孩子的成长竟会这么千差万别?这就是家庭的作用,教育的作用。但是教育也是有最佳期的,如果您错过了最佳期,那么再教育,就已经为时过晚了。就象刚才介绍的那对父子一样,老子要教育小子,行吗?肯定不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小子要教育老子了。那么教育关键期是什么?
教育关键期
那么教育关键期是什么时间呢?个人认为,青春期之前的整个时期都是教育的关键期,过了这个关键期,家长的教育就很难“有所作为”了。青春期的孩子难教育非常明显地说明这个问题。在教育的关键期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孩子知识,教孩子习惯,教孩子方法,教孩子处事,教孩子做人……所有该教的都教,能教的都教。如果您此时不教或者教的方法不对,那么后果将会比较严重。这里的教并不全是说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您做家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俗话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的想法是,就像电脑一样,你在新电脑中储存了什么,你今后就可能提取什么。在孩子出生时,您在他的大脑中留下了什么,今后就会获得什么,您在他的心灵中播种了什么,今后就会收获什么。收获的季节就是青春期以及今后更长时间的整个人生。孩子继承了您的应对方式、沟通技巧、思维模式,他用您教他的所有与外界交往,尝试独立,探索自我,成为自己,走向成熟。
青春叛逆期
孩子在青春叛逆期的表现是发生生理心理变化,思想要求独立,彰显自我,和父母、老师对立,处于“心理断乳期。”就像孩子出生时,身体上和父母分离是父母有阵痛,现在青春期的孩子面临和父母在心理上的分离和独立。但同时,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完整全面,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关注。此时孩子的叛逆强度更大,冲突更多,使很多家长措手不及,倍感焦虑烦恼。 其实,青春期没有什么可怕的,它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如果家长的方法得当,孩子会很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继而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如果方法不当,家长孩子的亲子关系将会受到冲撞受到影响,也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身心发展。如果真的是冲突频发,矛盾加剧,孩子难管,这就给家长一个信号:家长应该调整自己的亲子观念和育子方法了,否则, 孩子必定不在您的“掌控”之中。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怪孩子怎样怎样,应该首先检查家长自己如何如何。
青春期是教育关键期的延续,是前期教育的初步检验阶段,是教育关键期的收获阶段,也是到青年期、成熟期的过渡阶段。
案例分析:
前几天在办公室我们接待了一位家长。我低头办公,听一位当班主任的同事说,“您知道孩子打了五个耳朵眼吗?”“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你当妈妈的不知道?”“她头发长,可能挡着了,我没看见。”多么勉强的理由。“不过,她第一个耳朵眼我知道,我带她去打的。”我听到这儿,我忍不住笑了。由于比较感兴趣,我抬头看了一眼――这位家长烫着卷发,化着浓妆,打扮入时,非常时髦。再仔细一看,她打了四个耳朵眼。“行,她女儿五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时我就这么想,难怪,有这样的妈妈,会有什么样的女儿?我无奈地摇摇头,继续办公。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到了青春期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几乎发育成熟、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也已形成,他们都是父母十多年的“精心作品”,长期教育的结果,学校教育是很难改变的。到了青春期家长再教育孩子,实在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作为家长,她的行为给我警示:为了孩子,我要做好自己,给孩子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教育。
我有一个朋友经常向我请教教子方法,让我帮忙劝说孩子。据她描述,青春期的女儿如何如何,多么难管,多么不听话,多么叛逆……。你看,……(另外一个朋友)的孩子多好,那么听话,也没这么多毛病。我很想问她一句,您刚比孩子了,您比家长了吗?您怎么不说,你看,她妈妈怎样(教育孩子),我怎样(教育孩子)?从来都是没有问题的孩子,只有问题的家长。这是个焦虑的妈妈、无助的妈妈。越是问题家长,青春期的孩子越容易出问题。孩子是家长问题的体现,或者说孩子是家长问题的牺牲品,您把问题又教给了孩子。如果您觉得孩子不妥,先看看自己有什么不妥,孩子跟您学习了十多年,孩子就是您的镜子呀。您这么“讨厌”自己的孩子,您“讨厌”自己吗?当年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是您教的,他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为人处世的方式是谁教的?
和一位同学聊起来,她说上五年级的孩子开始说“不”了。有一次,让她把书收拾好放在写字台上摆好,她放在靠窗的窗台上,理由是:我看书方便,我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同学一开始不接受,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衅,后来孩子和同学沟通解释: 妈妈,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标准,你的标准就一定对吗?你性子急,我性子慢,一定是急性子比慢性子好吗?说的同学哑口无言。好在同学比较开明,她接受了孩子的观点。只要孩子说的对,她的主张是可以被理解被接受的。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青春期都出问题,民主的家庭培养了民主独立的孩子,沟通的方式也是平等和谐的,不是“狂风暴雨”式的。
就像小草发芽一样,一个新生力量诞生的时候,总是有冲撞,总是突破。青春期的孩子就是孕育的新生力量,它“蓄势待发”,家长要理性对待,孩子的成长就在您的一念之间,要么在“控制中”突破成长,要么在“压力中”沉默窒息。明智的父母选择前者,放开,给孩子自由,成全他的独立成长;武断的父母用自己的标准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使孩子成为自己权威的牺牲品,遏制了孩子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教育关键期和青春叛逆期
教育是有有效期、有关键期的,教育的成果将阶段性的呈现,主要体现在青春期;青春期叛逆期是前期教育的初步检验阶段,是教育关键期的收获阶段,是教育关键期的延续,也是到成熟期的过渡阶段。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精心的浇水施肥灌溉,才能有收获。在教育关键期存储好学、爱心、民主、宽容、理解、豁达、诚实、勇敢,从青春叛逆期开始收获勤奋、热情、开放、感恩、善良、正直、乐观、坚强;在教育关键期撒播爱的种子,希望的种子,从青春叛逆期开始收获喜悦、收获成功。父母朋友们,让我们从孩子小时候学起,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做起,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一起努力,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