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应该劝谁
(2011-04-02 00:08:25)
标签:
亲子青春期叛逆分离独立 |
分类: 育儿 |
晚饭后接到姐姐的电话。电话那边传来焦急气愤的声音:“你说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叫她把刘海卡起来,她非得放下。早晨走的时候还卡的好好的,上学就把它又放下来。她放学回来的时候,我在窗口看着,她把刘海又卡上去了。你说,放下来有什么好看的?真叫她气死了。”说着说着,那边哭起来了。“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她回来上学晚,就抓紧时间写作业吧。不行,每天回来非得催着喊着,才能去写作业,磨磨蹭蹭。嗨……”姐姐自顾自地说着,越“讨伐”越生气。“晚上做鱼给她吃,上学累,吃鱼对身体好对大脑好,她偏不吃……说说她,还极其不耐烦。”姐姐列举着自己种种委屈,说明外甥多么的不听话,最后委托我:“周末你见到她,你说说她,劝劝她。”
放下电话,我就想,孩子我该劝,但我更应该劝谁呢?
姐姐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费尽周折把外甥调到现在的学校上学。孩子上学的路途远了,姐姐姐夫遇到天不好的时候去送去接。为了孩子上学舒服一点,姐姐逢年过节和老师沟通沟通;为了孩子取得好成绩,请了很贵的一对一的家教……可是姐姐这么辛苦的付出,为什么得不到孩子的理解?
亲爱的姐姐,孩子大了,不要像小孩子一样管她了,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她喜欢留刘海,只要不过分,只要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有何不可?就像你喜欢吃白菜,她喜欢吃萝卜,她有什么错?我知道你担心她注重打扮,分心学习,如果你不强烈反对的话,我想她考虑不到这点,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女孩适度地打扮爱漂亮没问题。写作业的问题,你可以不提吗?你可以给她休息的时间,给她自己安排选择的机会吗?如果你不提,她会不会不写作业?不会。即使她不写,那是她自己的事情。再想想她的感觉,回到家好不容易放松一下,见到亲切的妈妈,可是妈妈总是问候“你写作业了吗?”多么独特的问候呀。试想你在单位工作了一天,你刚想休息,领导遇见你,问候“干完活了吗?快去干活。”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心情,试着去理解孩子吧。吃鱼的问题,我们总是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但是,对于孩子是不是最好的,很难讲。我们的喜好都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彼此尊重对方的喜好。你认为红色最漂亮,就非得让孩子接受红色,而否定拒绝孩子喜欢的绿色吗?亲爱的姐姐,孩子大了,她有自己的思想了,请你试着像对待一个大人一样去理解她尊重她。不要觉得她不听话,这正是她有思想有主张的表现,不管对还是不对,那是孩子的,如果你爱孩子,你就应该接受她的思想理解她的主张。即使不对,你应该在理解尊重的前提下去引导孩子,这样孩子才能“乖乖地”听你的话。更何况,孩子现在处于青春期,孩子想独立,思想上心理上想和妈妈分离,你了解吗?这个时候,你能否让一让,让孩子自己走,远远地看着她; 在她需要你帮助的时候扶她一把,这就够了。否则,你越压制,她叛逆越强,“叛”的左边是个“反”呀,“逆”也是“反”的意思呀,谁反对她,她就反谁逆谁,是吗?更何况,很多时候孩子没错,你可以试着放放手吗?你让我劝孩子,你不觉得更应该劝的是你吗?
再来说我的外甥。亲爱的外甥,你了解一个当妈妈的心吗?你的举手投足都牵动着她的心,你进门的表情都能使她心动—今天这么开心?有什么好事?或者 今天她不高兴,是不是考试了?和同学闹别扭了?你的胃口也能使她烦恼,怎么吃的这么少?有心事?不舒服?起床睡觉时间也是她的必修课。每天上学时,“好好听讲”,做作业时“认真写,注意姿势” 那是妈妈必须的。谁能坚持八年如一日地不厌其烦地叮嘱,你整天吃大白菜都能厌了,可是你妈妈还没有厌烦,对你还没有厌烦地叮嘱,这是妈妈,这是母爱呀。八年抗战你了解,八年的时间,你妈妈坚持了八年如一日的嘱咐,孩子……她的心里想的念的全是你,有谁能像妈妈一样无私地无悔地照顾你,疼爱你。想想十二年来,从呱呱坠地到苗条淑女,这是一天的成果吗?这是一天的辛苦一天的汗水吗?想想妈妈的好,可能你会更能理解妈妈。再想想最简单的吃穿用,都是妈妈辛辛苦苦挣钱买来的,你白吃白喝她的这么多年。同学再好,你问同学借东西还需要礼尚往来呢,是不是?妈妈养你这么大容易嘛。没有妈妈,能有这么无忧无虑的你吗?你怎么忍心对你这么好的妈妈发脾气呢?在外面,谁会接受你这样的不耐烦,小脾气?为什么你要偏偏对最爱的最关心的妈妈这样呢?孩子,你好好想想。
现在每家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非常重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会有很多碰撞,各说各的理,尤其是“青春期”和“更年期”的冲突更多一些。遇到这种情况,朋友们,您说,我更应该劝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