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学生在学国学,唐诗宋词背的不少,又喜欢对对联,结果大脑CPU经常乱码。
问他:“清水出芙蓉”下一句,答:“乱世出英雄”。
问他:“两岸猿声啼不住”下一句,答:“一枝红杏出墙来”。
问他:“日照香炉生紫烟”下一句,答:“月落乌啼霜满天”。
看完《变形金刚3》
,突然就想起这位童鞋。没错,看完《变3》,感觉就一个“乱”字了得。
昨天,架不住电影院掌柜的忽悠,还是去看了《变3》,和我的预期差不多:除了闹腾,乏善可陈。这类片子实在是不能多拍,一定要见好就收,就像女明星在感觉皮肤开始松弛之年华,要咬银牙、下决心“姑奶奶”打住不拍了,然后去做基金、开时装店、餐馆什么的,把自己最纯、哪怕是装的,最真、哪怕是假的,最美、哪怕是化的,最“胸”、哪怕是挤的。。。永远定格在观众的记忆中,千万莫去学晓庆嬢嬢、萍萍姥姥。明知美丽不再、魅力不再,后继乏力、再“挤”无用,就应当知难而退,否则就会闹出“颈椎病新中国脊梁”的笑话。
《变3》无疑是走进了影视的一道魔咒。看剑哥哥早前就说过,神学题材的电影只能拍一季。如颂扬耶稣基督长达三个小时的史诗大片《宾虚》,如果谁想再拍一部来超越它,那定是在中国学习导演的二杆子毕业生。因为这种事在中国稀松平常,《西游记》、《聊斋》、《封神榜》、《白蛇传》可以拍成神话的、穿越的、讽刺的、雷人的、恐怖的。。。乱七糟八的各种版本,一样可以进影院、上电视,似乎也不影响收视率,毫无亏本之虞。这你不得不服中国观众包容心之强大,欣赏口味就像成都人吃酸辣粉、重庆人吃豆花——不嫌佐料多。哈哈。
神学题材的大片,一定要用宗教的虔诚来拍。看剑哥哥还说过,一般规律是:一部成功的神话科幻片,如果拍第二部,它一定会降级为哲学大片,如果拍第三部,降级为科技大片,拍第四部,肯定就成“三俗”垃圾片。《变形金刚》正是沿着这样的轨迹款款走来,第一部,依稀可以对宇宙的神秘产生一些敬畏的遐想,第二部,万物生克是一种自然规律,这是哲学思想的本源,第三部,我的感觉是高科技游戏大赛,并且机器人的比例很不规范。其实《黑客帝国》、《终结者》也差不多。我可以打一赌,不会有《变4》了,否则就一定“三俗”了。
故事凌乱离奇、让人不知所云外,还有一些硬伤。貌似很牛逼的“振动波”、抄袭自《黑客帝国》的大钻头,在擎天柱的剑下,那么不堪一击,让人想起容易断掉尾巴的壁虎。打得河翻水翻的芝加哥决战,让我们知道神通广大的“御天敌”、“威震天”、行侠仗义的“擎天柱”,其实都是可以一枪毙命的,只要“枪在手、跟我走”,7岁孩童一样可以搞定这些铁坨坨,哪还需战斧巡航导弹。最搞笑的是“红蜘蛛”,它能够旱地拔葱,一个跟斗追上宇宙飞船将其摧毁,却被一个小屁孩用打瞎眼晴的办法收拾了,很像我们小时候打群架的画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