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坪断想
标签:
刀客镖头山路侠肝义胆杏子坪杂谈 |
分类: 灯下弹剑--情思回音 |
杏子坪,长江中游再普通不过的地名。
山路十八弯,行走在山上的路人并不感觉疲惫。望着那山路尽头的片片白云,激情的海拔高度也在徐徐上升,当心口怦怦跳动的时候,感情的天平,倾向了眼前的淳朴景象,那就是“刀客”的故乡,我们向往崇敬但却不敢轻易涉足的地方。
不自觉,眼前就浮现出了当年学业一流的青年才俊、后来叱咤风云的“刀客”的身影。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动人曲折的故事,断断续续持续了几十年,回忆起来,真是让人荡气回肠的人生片段,有喜、有悲、有苦、有乐。转瞬间,一切都过去了,“刀客”的忠魂长埋地下,唯有浩然正气,将长留人间。是的,是豪杰,在历史的任何节点都可以大义凛然、吼出强音,正像那一年,大风起兮云飞扬,“刀客”带着六位勇士离开故乡。于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多了一份忠实的力量。
几十年的委屈,算什么?不过是杏子坪村前的花开花落。
几十年的贫瘠又算什么?不过如那条山路一样蹉跎,总有一天会平坦广阔。
2009年,“刀客”百岁华诞的春天,儿孙们跋涉而至,是一种缅怀,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理想继承。“刀客”那毅然离开故土的仰天长啸,至今仍在耳旁回荡。伴着长江的波涛,能听到一种震撼心灵的时代绝响。
杏子坪,还有好多故事不能言说,比如“刀客”之后的“镖头”,一身铁骨柔情、侠肝义胆;比如“镖头”之后的“剑客”,才华横溢、风华正茂,“剑客”并肩的“侠女”秀外慧中、不让须眉,都是一段段传奇般的佳话。
革命自有后来人,百年之后的“刀客”请放心,面对杏子坪如画的春天,该做些什么,我们都已经心领神会了。
站在杏子坪遥看长江,仿佛八十年前的革命洪流就在眼前。
耳边又传来“万州惨案”革命者高亢激昂的呐喊和歌声。
正是在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青年才毅然选择投笔从戎,
一声长啸,身躯和理想飞越过秦岭,历尽千辛万苦去到延
安,汇入雷声滚滚、炮声隆隆时代大潮。
走在这条路上,我们仿佛看到那个矫健的身影,回望故乡
最后一眼,便义无反顾踏上通向延安的道路。当年的路肯
定更加泥泞、更加难走,但丝毫没有减缓“刀客”执着坚
定的步伐。听,路上传来八十年前咚咚着响的沉重足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