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妙钟书、清丽语堂

(2009-03-16 21:19:51)
标签:

《管锥编》

文史哲

文字功底

先贤

幽默平和

杂谈

分类: 灯下弹剑--情思回音

 

 

        钱钟书和林语堂二位先贤,在我的心中太神圣、太伟大,这两位都活过80岁的老人,似乎永远以一个年轻时尚、风流潇洒、幽默平和、博学多才的形象活在人们心中。他们的著述,相对于一些所谓的“高产作家”来说,也许不能称为“颇丰”,但那种质量,恐怕拿到世界级的天平上去衡量,也是离地心最近的。对他们的作品妄加评论,我自己认为是一种不妥甚至罪过。这个周末的夜晚,重读了《吾土吾民》、《管锥编》的部分章节,有一种喝了“柚子茶”的感觉,突然产生想说上几句的冲动,但又不敢,很矛盾。

         其实和以往的感觉差不多,觉得钱先生的文章高妙,林先生的文章清丽,学养和文字功底都是中华文坛一等一的高手。如果非要用简短的文字来表现他们的风格,我想用现代人使用越来越随便的四个字来概括:渊博、睿智。

         确实不敢展开自己对二老的认知。正好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钱钟书与侯外庐》,那上面引用了柯灵对钱先生精辟的评语,似乎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其两大精神支柱是渊博和睿智,二者互相渗透,互为羽翼,浑然一体,如影随形。他博及群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无所不窥,无所不精。睿智使他进得去,出得来,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揽天下珍奇入我襟抱,神而化之,不蹈故常,绝傍前人,熔铸为卓然一家的“钱学”。渊博使他站得高,望得远,看得透,撇得开,灵心慧眼,明辨深思,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水晶般的透明与坚实,形成他立身处世的独特风格。

        钱先生是这样的,林先生又何尝不是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