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树树情暖痴货团”
作家汪曾祺曾说,“他到一个新地方,就喜欢逛菜市场,看看那里的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估计长了年纪的人都会有汪老一样的感受,菜场熙攘喧嚣、热闹市井,不仅能满足味蕾的需要,有时还能获得心灵的慰藉。
菜市场,是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一进菜场,热腾腾的人间烟火扑面而来。蔬菜区,绿的青菜、红的辣椒、白的萝卜,一个个水灵灵、脆生生,五颜六色,让人心生欢喜。生鲜区,鲫鱼在不安分地四处游窜、河虾活蹦乱跳、螃蟹张牙舞爪不停吐着泡泡。活禽区更不用说,总是鸡飞狗跳的闹腾场面。看鱼贩们杀鱼仿佛是看一场精彩表演,一条鳜鱼在手,刀子三刮两扒就把鳞去了,接着一双筷子伸进鱼嘴,旋转两下取出,鱼的五脏六腑就全部掏空了,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容不得你眨眼。此外,菜场里人群熙来攘往、吆喝声和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鱼腥气和卤煮味交融混杂,再颓废的人也会被这一派鲜活热闹刺激得活泛起来的。
菜市场,也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若是在一个摊主那买过两三次,彼此就算熟人了,看到你来,摊主会热情地招呼你,聊两句家常。买的菜多了,还会顺带送你两根葱、几瓣蒜,钱没带够的,下次给就行。我买肉固定一个肉摊,除老板娘有优惠外,每次还会送一些猪肉皮,那可是做小笼包的精髓。一次我问堆放一旁的内脏什么卖,摊主说不卖,是为一顾客留的,人家女儿生孩子,炖给女儿补身体的。虽然没买成,但听着心里暖和,这事要搁超市,几乎不可能。还有一次我想买点咸菜,依旧去上次买的那家。但摊主没有去揭坛盖,却伸头过来掩嘴跟我耳语,这坛咸菜腌得不够透,你过两天再来,我拿一坛好的来。看,多贴心的摊主,其实我在这家不过才买过三四回。在菜场,有时小贩和顾客之间不单是买卖交易关系,还有着如邻里和朋友之间的照应和关心。
菜市场,也是让人长知识的地方。在菜场,我最喜欢跟在老阿姨们后面, 她们“身经百战”,是经验丰富的砍价和选菜高手。跟着看她们与摊主讨价还价,除了学习砍价技巧还能在价钱上搭个“顺风车”。此外,她们还清楚知道什么季节该吃什么菜、哪个小贩的菜是乡下人自己种的而不是大棚里栽的、豆芽要买什么样的才最好。总之,只要足够谦虚,跟着她们一定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食材。当然,菜场还是学习烹饪的地方,小贩和热心阿姨会告诉你,苋菜要加点水炒才粉嫩、土豆丝开水焯过凉拌更爽脆、包菜出锅前淋点醋更入味。在菜市场浸淫久了,厨房小白也会变身半成大橱的。
想到菜场,又不由想到武侠小说作家古龙曾说过,“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看,菜市场还有这种用处,真是了不得。

2021年9月14日录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