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海岛生活的那几年,每到过年吧(海岛一年四季湿热,做糖时好象穿长袖衬衫的季节,记忆模糊,不敢确定是否就是过年),父母都会做些花生糖,除自家吃外,最主要是用来招待父亲的那帮弟兄。
每年做花生糖,父母分工很明确,母亲负责前期工序,炒花生及熬糖浆,父亲则负责后面的工序,压糖及切糖。母亲在厨房里炒花生和熬糖浆的场情我没看过,因为厨房在后面,我们小孩不太会去厨房玩。而父亲压糖切糖的场景到是印象深刻,因为操作就在客厅,我们在大院里玩时也能一眼看到,然后就立马跑回家,扒在桌边看父亲一气呵成地压糖切糖。
记忆中,父亲急勿勿从厨房端出一个大铁锅(这活也只有父亲能做得了),里面是一锅热腾腾刚熬好的稀泥一般的花生糖。锅端到客厅后,父亲一气将锅里的东西全部倾倒在事先准备好的面板上,然后用手将抱成团的花生糖向四下压开压平,接着用擀面杖四下反复擀推压实,直到花生糖被压得平平整整,成两公分左右厚度的一大块。压好定型后,趁还有温热时赶紧切条,再切块,不然糖冷却变硬了不但切不动,还容易切碎切散,卖相就不好看了。一大块花生糖很快被父亲切成一根根食指粗细,凉透后就装进一个大号饼干桶里保存,记忆中花生糖可以吃好久。那时不知为什么,我并不太喜欢吃花生糖,记忆里竟没有一点吃花生糖的印象和味觉体验。
记忆中,花生糖做好后不久,家里就会来一大帮穿着帅气水兵服的年轻水兵。那时候的水兵服上白下蓝,上衣有一个带蓝白条纹的大飘领,白色水兵帽的后面则拖两条长长的黑色飘带,走路时飘带随风舞动,整体看着特别精神和帅气。那时父亲已不穿水兵服,已穿上白色卡其布,所谓有四个口袋的正装了,可我就是觉得没有飘逸的水兵服好看。年轻的水兵们围坐在院子里,中间桌上摆着父母做的花生糖,大家有说有笑,喝茶吃糖,常会聊到很晚才散去,这个场景我一直印象深刻。
后来父亲转业到地方,家里就再也没有做过花生糖了,因此我也失去了学做花生糖的机会。有次过年回去,我问父亲做花生糖的事,父亲竟说年代久远了,记不清楚过程了。也是,毕竟那时父亲只负责后半道工序,而且时间又过去了那么长远。
制作方法:
好在现代网络信息发达,美食菜谱随时可以上网搜。今年第一次学做花生糖,不是很成功,但总体合格,下次继续改进。
做花生糖的关键是熬糖浆,熬到能拉丝的状度倒入材料拌匀
提前将花生和芝麻炒熟,可用烤箱,也可用铁锅炒,花生去皮切小块(这次皮没去净,也没切碎,是败笔,但也不要切太碎,切几刀即可,花生粒小一点更利于粘合)
60克白糖加120克水加一勺蜂蜜(因为没有糖饴,用蜂蜜代替了)放锅里小火加热
慢慢糖水起泡,继续搅拌

糖水起大泡,熬到糖水有点变黄,用手指沾一点糖水,有拉丝效果即可
立即倒入花生和芝麻拌匀,让花生芝麻充分粘上糖浆,利用粘合
拌匀倒入平板上,用手压平实,(用专用压板压最好,没有徒手也可以,千万不能用塑料一次性手套,粘得很,只能用橡胶手套)

刀在火上加热消毒一下,趁糖还有余温赶紧切成块,凉透装袋密封保存,可以吃一段时间了。
自家的花生糖,由于原料新鲜,花生现炒现做,所以虽然没有添加香料,但也特别地香。原料也可添加核桃、腰果等,变成其他口味的花生糖。
这款花生糖,让我想起遥远的童年时光,那时的我多么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