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姐前几日就电话问我,清明回去否,我回她,基本不回吧。老姐于是说,今年去要预约,手续麻烦不说,还只能去三个人,她准备过几天到老爸那,家里弄一下算了,老妈那就不去了。也是,特殊年份,这样做,天上地下的人应该都能理解。
说实话,我对仪式一向抱冷眼态度,总觉得是做给活人看的,不过这些年,想着借由这个仪式,大家能有个聚在一起的机会也是好的。如今生活各在一处,彼此为各自的小家忙碌着,聚在一起的机会很少了,多个碰面的由头也不错。其实真要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大家肯定会生出各种矛盾和不愉快,还是这样保持一定距离的好。就象人们常向往的诗和远方的生活,如果真要生活在那种隐蔽清冷的地方,怕只会生出更多的忧怨来。呵呵,世界原本就是矛盾的统一体。
不回老家,更主要原因是要回婆婆家,那边还有两个近九十高龄的大活宝要照应。因为YI情,春节过后有两个多月没能回去了,公婆的头发两月没有剃了,家里冰箱里的食物也不知还剩多少,而且下周开始先生就要轮到封闭值勤,估计一个月都不能回来,这让他很是焦虑,担心着两位老人,心心念念要回去看一下。幸好现在高速不要扫码了,昨天得以低调地花了半天时间回去了一趟。
为此我特意请了一天假,买汰烧,准备了好些吃食带回去。红烧肉、红烧鱼是必需的,油豆腐塞肉是近几次婆婆亲点的,卤黄豆、大肉包、蛋糕也是每次必带的,此外还有蜜饯、饼干、豆腐干等零食,再有就是公公每天必喝白酒,零零总总铺了一摊子,感觉我以后可以做外卖赚外快了。
这次YI情,和先生两边单位都是吃的配送餐,两人都不约而同将一次性饭盒洗干净带回了家,这些日子囤了好些,正好可以将烧好的菜分装在盒子里带回去,一来省得洗饭盒,二来携带也方便许多。
外卖了,还有一些菜没入镜
一大早起来做的香干拌马兰,也带回去给他们尝尝
先生野河里钓的小鲫鱼,很鲜
当季的咸菜春笋,很过饭呵
红烧肉,分装在几个盒子里
先生朋友家里的绿豆粉皮,炒咸菜很灵。
每次必带的下酒带,炒花生米,看着简单,其实很考验火候的呵
做了三笼大肉包,每个都有巴掌大
希望老人身体健康,让小辈们有机会尽孝,生活得心安。
加载中,请稍候......